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常见生僻字
斠
晈
暞
曒
椒
滘
漖
潐
灚
烄
焦
煍
燋
狡
獥
珓
璬
皎
皦
皭
矫
矯
礁
穚
窌
窖
笅
筊
簥
絞
绞
缴
胶
脚
腳
膠
膲
臫
茭
茮
蕉
藠
虠
蛟
蟜
蟭
訆
譑
譥
賋
趭
跤
踋
較
轇
轎
轿
较
郊
酵
醮
釂
鉸
鐎
铰
餃
饺
驕
骄
鮫
查汉字
搜索
热门搜索:
糾
紤
臼
舅
舊
舏
萛
赳
酒
镹
阄
韭
韮
鬏
鬮
tóng
秱
拼音:
tong
注音:
ㄊㄨㄥˊ
部首笔画:
5
总笔画:
11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简体部首:
禾
造字法:
五笔86:
TMGK
五笔98:
TMGK
五行:
Unicode:
U+79F1
四角号码:
27920
仓颉输入法:
HDBMR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
秱字拼音(带声调)
tóng
秱字笔顺
撇横竖撇捺竖折横竖折横
秱字的组词
与秱相关的成语
基本解释
●
秱
tóng ㄊㄨㄥˊ
◎ 庄稼长得茂盛的样子。 ◎ 谷类植物的总花梗。
汉语字典
[①][tóng][《集韻》徒東切,平東,定。]禾的总花梗。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午集下】【禾字部】 秱;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852第11
【玉篇】徒聾切【集韻】徒東切,𠀤音同。禾盛貌。【正字通】禾稾節閒,猶竹之筒,得時則長。【呂氏春秋】得時之禾,長秱而穗大。得時之麥,長秱而頸黑。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日本明朝体
韩国明朝体
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