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常见生僻字
絴
緗
缃
翔
膷
芗
萫
葙
薌
蚃
蟓
蠁
襄
襐
詳
详
象
跭
郷
鄉
鄊
鄕
鐌
響
項
项
飨
餉
饗
饟
饷
香
驤
骧
鮝
鯗
鱌
鱶
鲞
麘
㟄
㟟
㗽
䊑
䐟
䔗
䖮
䜶
䢽
嚣
嘨
侾
呺
藃
嘐
斅
斆
校
皛
蟂
詨
鴵
鷍
訤
髐
硝
綃
蛸
颵
翛
查汉字
搜索
热门搜索:
撝
晖
晦
暉
暳
楎
槥
橞
檅
檓
櫘
毀
毁
毇
汇
bì
疪
拼音:
bi
注音:
ㄅㄧˋ
部首笔画:
5
总笔画:
9
汉字结构:
右下开口
简体部首:
疒
造字法:
五笔86:
UXXV
五笔98:
UXXV
五行:
Unicode:
U+75AA
四角号码:
00112
仓颉输入法:
KPP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
疪字拼音(带声调)
bì
疪字笔顺
捺横撇捺横横折撇折
疪字的组词
与疪相关的成语
基本解释
●
疪
bì ㄅㄧˋ
◎ 古同“痹”,风湿引起的病。
汉语字典
[①][bì][《集韻》必至切,去至,幫。]同“痹1”。湿病。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午集中】【疒字部】 疪; 康熙笔画:9; 页码:页770第17
【集韻】必至切,音閉。腳冷濕病。 又人名。【前漢·衞霍傳】雁疪為輝渠侯。【注】雁,音鷹。疪,音庇廕之庇。 又與庇同。【後漢·淸河王傳】魂靈有所依疪。 又【類篇】毗至切,音備。義同。 【類篇】或作痹。廕原字从隂,不从陰。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香港明体
韩国明朝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