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常见生僻字
䑨
䒳
䙃
䙟
䙤
䠤
䤪
䤻
䩔
䩣
䫂
䯬
堨
戹
砨
阨
阸
匎
俄
偔
僫
卾
厄
吪
呃
呝
咢
咹
噁
噩
囮
垩
堊
堮
妸
妿
姶
娥
娿
婀
屙
岋
峉
峨
峩
崿
廅
恶
悪
惡
愕
扼
搤
搹
擜
旕
枙
櫮
歞
涐
湂
珴
琧
皒
睋
砈
砐
硆
磀
礘
查汉字
搜索
热门搜索:
濨
玼
珁
瓷
甆
疵
皉
磁
礠
祠
糍
絘
縒
茨
莿
qú
忂
拼音:
qu
注音:
ㄑㄩˊ
部首笔画:
3
总笔画:
21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简体部首:
彳
造字法:
五笔86:
THHY
五笔98:
THHY
五行:
Unicode:
U+5FC2
四角号码:
26215
仓颉输入法:
HOBUG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
忂字拼音(带声调)
qú
忂字笔顺
撇撇竖竖折横横横竖折横横横撇竖捺横横横竖横
忂字的组词
与忂相关的成语
基本解释
●
忂
qú ㄑㄩˊ
◎ 古同“躣”,行走的样子。
汉语字典
[①][qú][《廣韻》其俱切,平虞,羣。]亦作“忂1”。见“躣躣”。
音韵参考
[广 韵]:其俱切,上平10虞,qú,遇合三平虞群[国 语]:qú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寅集下】【彳字部】 忂; 康熙笔画:21; 页码:页372第21
【唐韻】其俱切【集韻】權俱切,𠀤音瞿。行貌。 又【集韻】俱遇切,音句。【玉篇】行也。 【集韻】一作躣。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韩国明朝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