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常见生僻字
颞
齧
㜸
㖖
㘿
㙞
㚔
㡪
㩶
㮆
㴪
㸎
䂼
䄒
䌜
䜓
䯀
䯅
䯵
囜
您
拰
㤛
䋻
䚾
䛘
嬣
薴
濘
佞
侫
倿
儜
凝
咛
嚀
宁
寍
寕
寗
寜
寧
拧
擰
柠
橣
檸
泞
澝
狞
獰
甯
矃
聍
聹
鑏
鬡
鸋
㝕
㣷
㲰
㿦
䔭
䗿
䭢
杻
鈕
妞
忸
扭
查汉字
搜索
热门搜索:
敗
柏
栢
犤
瓸
白
百
稗
竡
粨
粺
絔
薭
襬
贁
kēng
硻
拼音:
keng
注音:
ㄎㄥ
部首笔画:
5
总笔画:
13
汉字结构:
上下结构
简体部首:
石
造字法:
五笔86:
AHND
五笔98:
AHND
五行:
Unicode:
U+787B
四角号码:
77602
仓颉输入法:
SEMR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
硻字拼音(带声调)
kēng
硻字笔顺
横竖折横竖折折捺横撇竖折横
硻字的组词
与硻相关的成语
基本解释
●
硻
kēng ㄎㄥˉ
◎ 古同“铿”,金石声, ◎ 击石声。
汉语字典
[①][kēng][《廣韻》口莖切,平耕,溪。]形容声音由铿锵有力渐趋微弱。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午集下】【石字部】 硻;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831第20
【唐韻】口莖切【集韻】丘耕切,𠀤音鏗。【說文】餘堅也。从石,堅省。 又【集韻】苦杏切,音伉。剛也。 【正字通】與硜同。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香港明体
韩国明朝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