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字典
热门搜索:
  • 拼音:lu
  • 注音:ㄌㄩˊ
  • 部首笔画:3
  • 总笔画:7
  • 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 简体部首:
  • 造字法:形声
  • 五笔86:AYNR
  • 五笔98:AYNR
  • 五行:
  • Unicode:U+82A6
  • 四角号码:44207
  • 仓颉输入法:TIS
  • GBK编码:
  • 规范汉字编号:0672
提交资料
  • 芦字拼音(带声调)
  • 芦字笔顺
    横竖竖捺折横撇
  • 芦字的组词
    苞芦 笔芦 瓠芦 菰芦 菇芦 瓜芦 寒芦 葫芦 壶芦 胡芦 藜芦 芦森 芦子 芦锥 芦竹 芦衣 芦芽 芦雪 芦席 芦苇 芦笋 芦粟 芦笙 芦哨 芦人 芦簰 芦牌 芦酒 芦笳 芦荟 芦花 芦虎 芦管 芦根 芦菔 芦莩 芦苻 芦萉 芦扉 芦菲 芦藩 芦丁 芦笛 芦荻 芦荡 芦柴 芦箔 蒲芦 塞芦 衔芦
  • 与芦相关的成语
    闷葫芦 闷嘴葫芦 乍入芦圩,不知深浅 照葫芦画瓢
  • 基本解释

    lú   ㄌㄨˊ ◎ 〔芦苇〕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水边,茎中空,茎可编席,亦可造纸。简称“芦”,如“芦花”、“芦根”、“芦笛”、“芦席”、“芦荡”;亦简称“苇”,如“芦丛”、“芦塘”、“芦箔”、“芦荡”。 ◎ 姓。

  •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蘆 lú  〈名〉 (1) (形声。从艸,盧声。本义:草名。芦菔) (2) 芦菔,似芜菁。今作萝卜 [radish] 芦,芦菔也。——《说文》。段注:“今之萝卜也。” 芜菁,共紫华者谓之芦菔。——《方言》三 (3) 又如:芦萉(莱菔的别名。又名萝卜) (4) 芦苇 [reed],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浅水里;茎中空,可以编帘子,盖屋顶。又名“苇子”。如:芦汀(生长着芦草的水边);芦田(清代称在长江等河湖沿岸,只适合种植芦苇的低洼地);芦衣(用芦花为絮所缝制的衣服);芦灰(芦苇烧成的灰。相传女娲氏堆积芦灰以防止泛滥的洪水)

  • 汉语字典

    [①][lú][《廣韻》落胡切,平模,來。]“芦1”的繁体字。(1)植物名。即芦苇。(2)见“蘆菔”。

    音韵参考

    [上古音]:鱼部来母,lia[平水韵]:上平七虞[粤 语]:lou4[闽南语]:loD5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申集上】【艸字部】 芦; 康熙笔画:22; 页码:页1020第01【集韻】與芐同。或作𦬅,非。(蘆)【唐韻】落胡切【韻會】【正韻】龍都切,𠀤音盧。【說文】蘆菔也。一曰薺根。【爾雅·釋草】葖,蘆萉。 又【玉篇】葦之未秀者爲蘆。 又藥名。【本草】黎蘆,一名蔥葵。 又城名。【北史·皮豹子傳】宋以文德爲武都王,守葭蘆城。 又水名。【水經注】長蘆水又東徑九門波故縣也。 又關名。【杜甫詩】少留周家窪,欲出蘆子關。 又【集韻】淩如切,音閭。亦藥名。【本草】漏蘆。【博雅】飛廉,漏蘆也。
  • 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