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常见生僻字
谡
趚
蹜
速
遡
遬
酥
鋉
餗
驌
骕
鯂
鱐
鷫
鹔
㜚
㝛
㑉
㑛
㓘
㔄
㕖
㨞
㩋
㪩
㬘
㯈
㴋
㴑
㴼
䃤
䅇
䌚
䎘
䏋
䑿
䔎
䘻
䛾
䥔
狻
匴
痠
祘
笇
筭
算
蒜
酸
㔯
隋
繐
韢
綏
亗
倠
哸
埣
夊
嬘
岁
嵗
旞
檖
歲
歳
浽
滖
澻
濉
查汉字
搜索
热门搜索:
鄠
醐
錿
鍸
雐
雽
頀
頶
餬
鬍
魱
鰗
鱯
鳠
鳸
lì
蚸
拼音:
li
注音:
ㄌㄧˋ
部首笔画:
6
总笔画:
11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简体部首:
虫
造字法:
五笔86:
JRYY
五笔98:
JRYY
五行:
Unicode:
U+86B8
四角号码:
52141
仓颉输入法:
LIHMY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
蚸字拼音(带声调)
lì
蚸字笔顺
竖折横竖横捺撇撇横竖捺
蚸字的组词
与蚸相关的成语
基本解释
●
蚸
lì ㄌㄧˋ
◎ 〔螇蚸〕见“螇2”。
汉语字典
[①][chǐ][《集韻》昌石切,入昔,昌。]亦作“蚇1”。见“蚸蠖”。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申集中】【虫字部】 蚸;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1079第25
【玉篇】力的切。【爾雅·釋蟲】蟿螽,螇蚸。【註】蚸,音歷。今俗呼似蜙䗥而細長,飛翅作聲者爲螇蚸。 又【集韻】昌石切,音斥。【類篇】細積切,音昔。義𠀤同。 【唐韻】作蝷。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香港明体
日本明朝体
韩国明朝体
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