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常见生僻字
胡
膴
芐
苸
萀
葫
蔛
蔰
虍
虎
虖
虝
蝴
螜
衚
觳
謼
護
軤
轷
鄠
醐
錿
鍸
雐
雽
頀
頶
餬
鬍
魱
鰗
鱯
鳠
鳸
鶘
鶦
鸌
鹕
鹱
㕆
㗅
㦿
㨭
㪶
㫚
㯛
㸦
㹱
㺉
㾰
䁫
䇘
䈸
䉉
䉿
䊀
䍓
䎁
䔯
䕶
䗂
䚛
䛎
䞱
䠒
䧼
䨥
䨼
䩴
查汉字
搜索
热门搜索:
膏
臯
菒
藁
藳
誥
诰
郜
鋯
鎬
锆
镐
韟
餻
高
pǔ
烳
拼音:
pu
注音:
ㄆㄨˇ
部首笔画:
4
总笔画:
11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简体部首:
火
造字法:
五笔86:
OGEY
五笔98:
OSY
五行:
Unicode:
U+70F3
四角号码:
93827
仓颉输入法:
FIJB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
烳字拼音(带声调)
pǔ
烳字笔顺
捺撇撇捺横竖折横横竖捺
烳字的组词
与烳相关的成语
基本解释
●
烳
pǔ ㄆㄨˇ
◎ 火貌。 ◎ 持灯、炬等行进。
汉语字典
[①][pǔ][《廣韻》滂古切,上姥,滂。](1)火貌。(2)秉持火把等行进。
音韵参考
[广 韵]:滂古切,上10姥,pǔ,遇開一上模滂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巳集中】【火字部】 烳;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671第15
【廣韻】傍古切【集韻】頗五切,𠀤音普。【玉篇】火貌。 又【玉篇】把火行也。【廣韻】火行貌。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香港明体
韩国明朝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