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常见生僻字
悱
扉
斐
昲
暃
曊
朏
棐
榧
櫠
沸
淝
渄
濷
狒
猆
疿
痱
癈
篚
緋
绯
翡
肺
胇
胐
腓
芾
菲
萉
蕜
蜰
裶
誹
诽
鐨
镄
陫
霏
靅
非
靟
飛
飝
飞
餥
馡
騑
騛
鯡
鲱
鼣
㔗
㥱
㩌
㭭
㵒
䆏
䈈
䉬
䑔
䕁
䕠
䚨
䛍
䠊
䤵
䨽
䨾
䩁
查汉字
搜索
热门搜索:
汯
沗
泓
洪
浤
渱
渹
潂
灴
烘
焢
玒
硔
硡
竑
pí
焷
拼音:
pi
注音:
ㄆㄧˊ
部首笔画:
4
总笔画:
12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简体部首:
火
造字法:
五笔86:
ORTF
五笔98:
ORTF
五行:
Unicode:
U+7137
四角号码:
96840
仓颉输入法:
FHWJ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
焷字拼音(带声调)
pí
焷字笔顺
捺撇撇捺撇竖折横横撇横竖
焷字的组词
与焷相关的成语
基本解释
●
焷
pí ㄆㄧˊ
◎ 用火烧熟。
汉语字典
[①][pí][《廣韻》符支切,平支,並。]火烧使熟。
音韵参考
[广 韵]:彼爲切,上平5支,bī,止開三平支B幫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巳集中】【火字部】 焷;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675第15
【廣韻】符支切【集韻】頻彌切,𠀤音脾。【玉篇】缹也。【集韻】火熱也。 又【類篇】班糜切,音碑,義同。 又【集韻】毗亦切,音擗。義同。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韩国明朝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