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字典
热门搜索:
xún
  • 拼音:xun
  • 注音:ㄒㄩㄣˊ
  • 部首笔画:4
  • 总笔画:16
  •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 简体部首:
  • 造字法:
  • 五笔86:OVAF
  • 五笔98:OVAF
  • 五行:
  • Unicode:U+71D6
  • 四角号码:97846
  • 仓颉输入法:FSMI
  • GBK编码:
  • 规范汉字编号:7129
提交资料
  • 燖字拼音(带声调)
    xún
  • 燖字笔顺
    捺撇撇捺折横横横竖横竖折横横竖捺
  • 燖字的组词
    炮燖 烹燖
  • 与燖相关的成语
  • 基本解释

    xún   ㄒㄩㄣˊ ◎ 用火烧熟。 ◎ 古代祭祀用的煮得半熟的肉:“祭礼有腥、燖、熟三献。” ◎ 方言,用开水烫后去毛:扬汤燖毛。鸭毛不燖不净。

  •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xún  〈动〉 (1) 把已宰杀的猪或鸡等用热水烫后去掉毛 [hot-water depilate] 扬汤燖毛,毛须弥聚。——晁补之《猪齿臼化佛赞》 (2) 又如:燖毛;燖鸡 (3) 古代祭祀用肉,沉于汤中使半熟;也泛指煮肉 [boil meat] 祭礼有腥、燖、熟三献。——宋· 沈括《梦溪笔谈》

  • 汉语字典

    [①][xún][qián][《廣韻》徐鹽切,平鹽,邪。][《集韻》徐心切,平侵,邪。](1)将肉放在热汤中使之半熟。亦泛指煮肉。(2)燖毛。(3)同“燂”。烤。

    音韵参考

    [广 韵]:徐鹽切,下平24鹽,xián,咸開三平鹽A邪[平水韵]:下平十二侵·下平十四盐[粤 语]:cam4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巳集中】【火字部】 燖;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683第17【集韻】【韻會】【正韻】𠀤徐心切,音尋。【玉篇】本作燂。詳燂字註。 又【集韻】或作燅。【儀禮·有司徹】乃燅尸俎。【註】古文燅皆作尋。記或作燖。春秋傳曰:若可燖也,亦可寒也。◎按左傳哀十二年,今本作若可尋也。 又【集韻】慈鹽切【韻會】昨鹽切,𠀤音潛。【玉篇】本作燂。【集韻】沈肉於湯也。或作爓煔。【儀禮·聘禮註】膚豕肉也。惟燖者有膚。【釋文】燖,劉音尋。一本作爓,音潛。 又【廣韻】徐鹽切【集韻】徐廉切,𠀤音閻。【廣韻】本作燅。詳燅字註。
  •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