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常见生僻字
钳
铅
阡
韆
騚
骞
鬜
鬝
鰬
鵮
鹐
黔
黚
㐸
㜞
㟻
㦮
㧄
㨜
㩃
㩮
㪠
㯠
㸫
䁮
䇂
䈤
䈴
䊴
䍉
䕭
䖍
䞿
䥅
䦲
䨿
䪈
䫡
䭤
鑓
抢
搶
枪
槍
鎗
戧
摤
強
强
彊
繈
繦
蔃
襁
腔
羟
羥
呛
唴
啌
嗆
嗴
墏
墙
墻
嫱
嬙
嶈
廧
戕
查汉字
搜索
热门搜索:
揂
揪
揫
摎
救
旧
朻
柩
柾
樛
汣
灸
牞
玖
疚
qí
綥
拼音:
qi
注音:
ㄑㄧˊ
部首笔画:
6
总笔画:
14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简体部首:
糹
造字法:
五笔86:
XLGJ
五笔98:
XLGJ
五行:
Unicode:
U+7DA5
四角号码:
26921
仓颉输入法:
VFWML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
綥字拼音(带声调)
qí
綥字笔顺
折折捺捺捺捺竖折横竖横横撇竖
綥字的组词
与綥相关的成语
基本解释
●
綥
qí ㄑㄧˊ
◎ 帛苍艾色。 ◎ 草鞋。
汉语字典
[①][qí][《集韻》渠之切,平之,羣。]亦作“帺1”。(1)丝织物呈苍艾色。(2)草鞋。(3)姓。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未集中】【糸字部】 綥;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926第40
【廣韻】【集韻】𠀤渠之切,音其。【說文】帛蒼艾色。一曰不借。○按舊本譌書作綥,今正。《集韻》綥或从其作綦。綥原字从畁,不从畀。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韩国明朝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