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常见生僻字
㓭
㔠
㕡
㕰
㥺
㦦
㪉
㬞
㭱
㮝
㮫
㵑
㷎
㷤
㹇
㿣
䃒
䅂
䎋
䒩
䓼
䕣
䚂
䞦
䢗
䪚
䫘
䳚
䳽
䴳
䵱
䶅
黑
嘿
潶
黒
痕
狠
佷
很
恨
拫
詪
鞎
㯊
䓳
鵆
横
桁
珩
鴴
鸻
亨
哼
啈
姮
恆
恒
悙
撗
橫
涥
烆
胻
脝
蘅
衡
鑅
㔰
㶇
查汉字
搜索
热门搜索:
䪦
䫹
䫺
䲨
茩
逅
骺
吽
侯
候
厚
后
吼
喉
垕
kuì
殨
拼音:
kui
注音:
ㄎㄨㄟˋ
部首笔画:
4
总笔画:
16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简体部首:
歹
造字法:
五笔86:
GQKM
五笔98:
GQKM
五行:
Unicode:
U+6BA8
四角号码:
15286
仓颉输入法:
MNLMC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
殨字拼音(带声调)
kuì
殨字笔顺
横撇折捺竖折横竖横竖折横横横撇捺
殨字的组词
与殨相关的成语
基本解释
●
殨
kuì ㄎㄨㄟˋ
◎ 古同“溃”,溃烂。
汉语字典
[①][kuì][《廣韻》胡對切,去隊,匣。]肿坏;溃烂。后作“潰”。
音韵参考
[广 韵]:胡對切,去18隊,huì,蟹合一去灰匣[国 语]:huì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辰集下】【歹字部】 殨;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583第18
【唐韻】【集韻】𠀤胡對切,音潰。【說文】爛也。 又【集韻】戸賄切,音瘣。腫決也。 又【集韻】胡骨切,音搰。義同。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日本明朝体
韩国明朝体
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