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常见生僻字
壠
嶐
巃
巄
徿
拢
攏
昽
曨
朧
栊
梇
槞
櫳
泷
湰
滝
漋
瀧
爖
珑
瓏
癃
眬
矓
砻
礱
礲
窿
竉
竜
笼
篭
籠
聋
聾
胧
茏
蘢
蠪
蠬
襱
豅
贚
躘
鏧
鑨
陇
隆
隴
霳
靇
驡
鸗
龍
龒
龓
龙
㝫
㟖
㑝
㙙
㚅
㛞
㡣
㢅
㦕
㰍
㴳
䃧
查汉字
搜索
热门搜索:
巪
彁
愅
戈
戓
戨
挌
搁
搿
擱
敋
格
槅
櫊
歌
jiā
毠
拼音:
jia
注音:
ㄐㄧㄚ
部首笔画:
4
总笔画:
9
汉字结构:
上下结构
简体部首:
毛
造字法:
五笔86:
LKTN
五笔98:
EKEB
五行:
Unicode:
U+6BE0
四角号码:
46714
仓颉输入法:
KRHQU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
毠字拼音(带声调)
jiā
毠字笔顺
折撇竖折横撇横横折
毠字的组词
与毠相关的成语
基本解释
●
毠
jiā ㄐㄧㄚˉ
◎ 古同“袈”。
汉语字典
[①][jiā][《廣韻》古牙切,平麻,見。]亦作“毠1”。见“袈裟”。
音韵参考
[国 语]:jiā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辰集下】【毛字部】 毠; 康熙笔画:9; 页码:页592第21
【集韻】居牙切,音嘉。與𧛣同。毛衣謂之𧛣裟。或作毠,亦作袈。【西域記】僧祗支,正云僧迦鵄,此云覆腋衣。竺道祖云:魏時請僧於內,作此衣,因綴於左邊祗支上。今號兩袖曰偏衫,七條曰鬱多羅僧。用三種壞色,靑、黑、木蘭。靑謂銅靑,黑謂雜泥,木蘭卽樹皮色。應法師舊作𣮫㲚,葛洪改袈裟。具云迦羅紗曳,此云不正色。○按諸說𣮫㲚卽袈裟也。古織毛爲之,故从毛,後用布,故从衣。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香港明体
韩国明朝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