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字典
热门搜索:
huì
  • 拼音:hui
  • 注音:ㄏㄨㄟˋ
  • 部首笔画:3
  • 总笔画:12
  •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 简体部首:
  • 造字法:
  • 五笔86:KXEY
  • 五笔98:KXEY
  • 五行:
  • Unicode:U+5599
  • 四角号码:67032
  • 仓颉输入法:RVNO
  • GBK编码:
  • 规范汉字编号:5162
提交资料
  • 喙字拼音(带声调)
    huì
  • 喙字笔顺
    竖折横折折横撇折撇撇撇捺
  • 喙字的组词
    百喙 病喙 谗喙 长喙 喘喙 唇喙 地喙 雕喙 饿喙 凤喙 钩喙 合喙 虎喙 喙争 喙息 喙突 利喙 马喙 鸟喙 黔喙 容喙 豕喙 万喙 乌喙 息喙 象喙 雁喙 置喙 众喙 注喙 拄喙 三尺喙 百喙一词 百喙如一 百喙难辞 百喙难辩 百喙莫辩 别置一喙 不容置喙 长颈鸟喙 虎目豕喙 喙长三尺 利喙赡辞 无可置喙 无从置喙 摇脣鼓喙 摇唇鼓喙
  • 与喙相关的成语
    别置一喙 长颈鸟喙 摇唇鼓喙
  • 基本解释

    huì   ㄏㄨㄟˋ ◎ 嘴,特指鸟兽的嘴:长喙。短喙。 ◎ 借指人的嘴:百喙莫辩。不容置喙(不准插嘴)。

    英文翻译

    beak

  •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huì  〈名〉 (1) (形声。从口,彖( tuàn)声。本义:鸟兽的嘴) (2) 鸟兽及某些其它动物(如乌龟和章鱼)的嘴 [beak;snout]。如:喙息(用口呼吸的禽类) (3) 人的嘴 [mouth]。如:喙争(犹言口舌之争);喙长三尺(嘴长三尺的人。讥人强言善辩);喙息(有口能呼吸者。代指人和一切动物) (4) 器物的尖端 [point] 庄王曰:“子无阻九鼎! 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史记》词性变化 huì  〈形〉 (1) 疲困;喘气,喘息 [tired;weary] 维其喙矣。——《诗·大雅·緜》 (2) 又如:喙息(犹喘息)

  • 汉语字典

    [①][huì][《廣韻》許穢切,去廢,曉。](1)鸟兽等的嘴。(2)人嘴。(3)疲困;喘气,喘息。(4)器物的尖端。(5)斥责。(6)叮;咬。

    音韵参考

    [上古音]:月部晓母,xiuat[广 韵]:許穢切,去20廢,huì,蟹合三去廢曉[平水韵]:去声十一队[国 语]:huì[粤 语]:fui3[闽南语]:chhui3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丑集上】【口字部】 喙;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198第35【唐韻】【集韻】【韻會】𠀤許穢切,音顪。【說文】口也。【易·說卦傳】艮爲黔喙之屬。【禮·少儀】羞首者,進喙祭耳。【左傳·昭四年】深目而豭喙。【爾雅·釋畜】白馬黑喙,騧。【史記·匈奴傳】跂行喙息蠕動之類。【註】以喙而息也。 又【詩·大雅】混夷駾矣,維其喙矣。【傳】喙,困也。【音義】喙,許穢反,徐尺銳反。 又【晉語】卻獻子傷曰:余病喙。【註】喙,短氣貌。 又星名。【前漢·天文志】柳爲鳥喙。 又草名。【爾雅·釋草勃茢註】一名石芸。【疏】本草云:石芸一名顧喙。 又【本草】芡實别名雁喙。 又【戰国策】人之饑,所以不食鳥喙者,以爲雖偸充腹,而與死同患也。【註】鳥喙,烏頭別名。 又【集韻】【韻會】𠀤充芮切,音毳。又【集韻】呼惠切,音嘒。義𠀤同。 又【集韻】丁𠋫切,音𩰚。義同。本作噣。或作咮。詳咮字註。
  • 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