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常见生僻字
贼
鰂
鲗
鱡
譖
谮
怎
䫈
鱛
曽
曾
繒
缯
鄫
鬵
囎
増
增
憎
橧
熷
璔
甑
矰
磳
罾
譄
贈
赠
鋥
锃
㽪
䙢
䰝
栅
吒
咤
喳
楂
痄
皶
劄
箚
觰
閘
柤
霅
譇
咋
摣
紥
紮
鮺
鲝
耫
乍
偧
厏
哳
宱
抯
拃
挓
揸
搾
札
榨
樝
渣
溠
查汉字
搜索
热门搜索:
沌
蹲
敦
獤
頓
顿
伅
吨
噸
囤
墩
墪
庉
惇
撉
bǐ
毞
拼音:
bi
注音:
ㄅㄧˇ
部首笔画:
4
总笔画:
8
汉字结构:
上下结构
简体部首:
毛
造字法:
五笔86:
XXTN
五笔98:
XXEB
五行:
Unicode:
U+6BDE
四角号码:
22714
仓颉输入法:
PPHQU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
毞字拼音(带声调)
bǐ
毞字笔顺
横折撇折撇横横折
毞字的组词
与毞相关的成语
基本解释
●
毞
bǐ ㄅㄧˇ
◎ 中国古代西北、西南少数民族所织的一种兽毛布。
汉语字典
[①][pí][《集韻》頻脂切,平脂,並。]见“毞毲”。
音韵参考
[国 语]:pú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辰集下】【毛字部】 毞; 康熙笔画:8; 页码:页592第09
【集韻】頻脂切,音毗。氐罽也。通作紕。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香港明体
韩国明朝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