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常见生僻字
杺
枔
欣
歆
炘
焮
盺
脪
芯
薪
衅
訫
辛
邤
釁
鈊
鋅
鑫
锌
顖
馨
馸
㐰
㚯
㛛
㭄
䒖
䚱
䛨
䜗
馫
醒
邢
鈃
銒
钘
陉
陘
硎
幸
箵
㮐
餳
骍
侀
倖
兴
刑
型
垶
姓
娙
婞
嬹
形
性
悻
惺
擤
星
曐
杏
洐
涬
滎
煋
猩
瑆
皨
睲
查汉字
搜索
热门搜索:
痭
祊
絣
綳
繃
绷
菶
蹦
迸
逬
鏰
镚
閍
鞛
㑟
qì
芞
拼音:
qi
注音:
ㄑㄧˋ
部首笔画:
3
总笔画:
7
汉字结构:
上下结构
简体部首:
艹
造字法:
五笔86:
ARNB
五笔98:
ARB
五行:
Unicode:
U+829E
四角号码:
44017
仓颉输入法:
TOMN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
芞字拼音(带声调)
qì
芞字笔顺
横竖竖撇横横折
芞字的组词
与芞相关的成语
基本解释
●
芞
qì ㄑㄧˋ
◎ 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亦称“揭车”。
汉语字典
[①][qì][《集韻》欺訖切,入迄,溪。]见“芞輿”。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申集上】【艸字部】 芞; 康熙笔画:10; 页码:页1019第16
【唐韻】去訖切【集韻】欺訖切,𠀤音乞。香草也。【說文】芞,輿也。【爾雅·釋草】藒車芞輿。【疏】一名藒車,一名芞輿。 又【廣韻】許乞切,音肸。【類篇】其迄切,音扢。義𠀤同。𦬈、䒗,同。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香港明体
韩国明朝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