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常见生僻字
囗
囲
围
圍
圩
墛
壝
委
威
娓
媁
媙
媦
寪
尉
尾
峗
峞
崣
嵔
嵬
嶉
嶶
巍
帏
帷
幃
徫
微
惟
愄
愇
慰
捤
揋
揻
斖
暐
未
梶
椲
椳
楲
欈
沩
洈
洧
浘
涠
渨
渭
湋
溦
潍
潿
濰
瀢
為
烓
煟
煨
熭
燰
爲
犚
犩
猥
猬
玮
琟
查汉字
搜索
热门搜索:
嵇
嵴
嶯
己
幾
庴
彑
彶
徛
忌
忣
急
悸
惎
愱
zhǐ
夂
拼音:
zhi
注音:
ㄓˇ
部首笔画:
3
总笔画:
3
汉字结构:
简体部首:
夂
造字法:
五笔86:
TTNY
五笔98:
TTNY
五行:
Unicode:
U+5902
四角号码:
27400
仓颉输入法:
HE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
夂字拼音(带声调)
zhǐ
夂字笔顺
撇折捺
夂字的组词
与夂相关的成语
基本解释
●
夂
zhǐ ㄓˇ
◎ 从后至。
汉语字典
[①][zhǐ][《廣韻》豬几切,上旨,知。]从后送到。
音韵参考
[广 韵]:豬几切,上5旨,zhǐ,止開三上脂B知[国 语]:zhǐ[粤 语]:gau2zi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丑集中】【夂字部】 夂; 康熙笔画:3; 页码:页244第17
【集韻】陟移切,音㨖。【說文】从後至也。象人兩脛後有推致之者。○按與夊字不同,夊右畫長出于外,夂右畫短縮于中。 又【集韻】古文終字。註詳糸部五畫。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日本明朝体
韩国明朝体
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