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秋来芋艿糯又香

    芋艿俗称芋头、毛芋,在我国南方及华北各省均有栽培。芋艿各地称呼不一,生长在业洲东南部热带的称蛮芋,生长在温带地区的叫芋艿。芋艿分旱芋、水芋两大族,旱芋又分为子芋、魁芋、多头芋;水芋有红梗芋、白梗芋两种。水芋味胜于旱芋。芋艿品种颇多,著名的有上海崇明的香芋、广西荔浦的芋头、浙江奉化的芋艿、杭州的白梗芋、广州的旱芋、广西宜山的槟榔芋、浙江金华的切芋等。

    芋艿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淀粉、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钾、镁、钠、胡萝卜素、烟酸、维生素C、维生素B1、B2、皂角甙等多种成分。近年来,发现芋艿中还含有微量元素铜。芋艿块茎中淀粉含量达70%,既可当粮,又可作蔬,是老人和儿童较好的滋补之品。

    芋艿软酥糯滑,如玉似脂,古人有“玉体如脂粉且柔”之说。芋艿的食用方法很多,蒸、煨、烤、烧、烩、炒均可,只要烹制得法,都可成为美味佳肴。最常见的吃法是把芋头蒸熟或煮熟后蘸糖吃,特别是红糖与芋艿同吃,象征红火、甜蜜,深受人们喜爱。将芋艿切成丁块,与玉米糁一起煮粥,色香味俱佳。

    芋艿不仅是席上佳肴,而且是食疗上品。它性平味甘,具有调中补气、消痈散结之功。据《滇南本草》记载,芋艿可治中气不足,久服补肝肾、添精益髓。民间以等艿水煎或煅末内服,治胃痛。痢疾和慢性肾炎:以生片频擦或捣泥外敷,除瘰疣、鸡眼和治疗火伤、疗疮、无名肿毒及牛皮癣等。

更多中药材
  • 有些疾病适合在夏天治疗,因为夏天阳气比较旺盛,人体也与四时相应,人体的阳气也被激发出来,在这个时节适合有一些冬天易发的疾病,在这个时候治疗。第一个就是咳喘类疾病,很多病人一到入冬或者入秋的时候,就出现肺气的一些症状,比如说咳嗽,喘促,甚至哮......
  • 糖尿病在我们中医把它叫做消渴,本质上来讲这是以阴虚为主的一系列并发症,那么有肺阴虚,胃阴虚,肾阴虚等等,那么总的来说是以气阴两虚为主的这么一系列的症状表现。那有些病人服用了很多降糖药,或者已经开始扎胰岛素了,但是这个血糖始终呢降得不是很理想......
  • 知百地黄丸呢,出自于清代的《医宗金鉴》是在六味地黄汤的基础之上加了知母和黄柏,经常呢用于治疗肾病,糖尿病,更年期综合症,男性的遗精,早泄,不育症等,这些疾病会表现为潮热,颧红,口干,烦躁以及失眠盗汗等阴虚火旺的人群。......
  • 黄芪能够增强免疫力,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有很多这样的研究,所以很多人用它来泡水代茶,去预防治疗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反复的感冒,哮喘以及慢性胃炎等等。但是大家在使用的时候呢,把握好它的适应症很关键,凡是由于脾肺气虚而出现气短,乏力,自汗......
  • 为什么说补中益气丸是办公室人群的常备药?由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高压力,过度的用脑和经常熬夜,很多人就会出现胸闷气短,食欲下降,懒言啊,甚至于肛门下坠啊这些症状,这是中气耗伤的表现。而补中益气丸当中的白术、柴胡、人参、黄芪等这些药呢,可以益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