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正确进行青霉素皮试

    青霉素是临床应用历史悠久,效果良好的最常用抗生素之一。但是关于青霉素皮试的正确操作及其结果的正确评价却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结合笔者的用药经验,将青霉素皮试期间应注意的有关问题归纳如下,供临床借鉴。

    青霉素溶媒对结果判别的影响

    青霉素的水溶液很不稳定,其最适pH为6~7,过低(≤5)、过高(≥8)均易水解失效。因不同溶液所显示的pH值范围不同,在不同溶液中的稳定性亦有很大差异。临床常用的5%~10%葡萄糖注射液,pH为3.2~5.5,用做溶媒或稀释液,可催化青霉素分解降效,含糖浓度愈高降解越快,降解物比青霉素抗原性更强,易在输注过程中诱发过敏反应。再者,葡萄糖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含有6-碳的多羟基醛组成,溶液为胶体,青霉素直接加入其中可被浓缩,输入人体有形成栓子的可能。而生理盐水、林格氏液的pH为5~7,加入青霉素后形成的注射液pH为5.8~6.2,稳定性好,在室温下存放24小时仅损失效价的9%,宜做溶媒和稀释液。

    青霉素皮试液的配制和保存方法对结果判别的影响

    皮试液宜用生理盐水,而不可应用注射用水,因后者可使青霉素分子中的β内酰胺环水解开环而重排,产生的青霉烯酸不仅局部刺激性强,且易与血浆蛋白结合形成青霉素噻唑蛋白,诱致过敏反应。据测定,青霉素的水溶液在37℃下放置24小时,青霉烯酸的含量较配制时增加200倍左右。其水剂在放置过程中pH值会逐渐降低,下降速度与温度、药物浓度、放置时间呈负相关。溶液pH下降易使青霉素产生聚合反应,生成大分子致敏性聚合物。倘用之做皮试液,不仅能呈现假阳性反应,还容易引起过敏性休克。因此皮试液配制好后应置低温保存,只限当日使用。

    皮试消毒液对结果判别的影响

    采用传统的消毒剂(75%乙醇),假阳性的出现几率明显增多,可占受试者的10%~15%,可能系注药时消毒区乙醇尚未完全挥发,残留药液随穿刺动作渗入针孔,刺激局部皮肤所致。小儿因皮肤细嫩,皮下组织疏松,更容易被判为假阳性。

    再次用药的皮试问题

    一般而言,儿童停用青霉素3天以上,成人超过7天,应重新皮试。笔者认为,凡停用超过72小时需再次用药者,即应重做皮试,以防不测。因青霉素进入人体5天左右即可产生抗体,10天后抗体形成已达高峰,皮试的间隔时间应参照这一规律。

    小儿用药的皮试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人类对青霉素是否呈现特异反应,在未出生时就已确定,即使是新生儿,在首次应用青霉素前也无法排除曾与此类抗原有过隐性接触的可能,故无论年龄多小、是否曾用均应做皮试。

    另有人认为,出生后4周内初次用药可免做皮试,因这一年龄的小儿体内IgE合成能力尚不健全,即使属过敏体质或已潜在接触过青霉素抗原,机体亦不能完成致敏过程。现有的文献尚无小至6个月内的婴儿用药出现过敏性休克的报道。再者,新生儿皮肤红润,容易出现假阳性,故0.5岁以内的儿童应尽量免做皮试,确需皮试者需用生理盐水做对照。

    对青霉素有过敏反应者可否再做皮试

    国内有人对100例皮试阳性者再次皮试,仅1例表现为阳性结果,国外的重复试验结果阴性率亦达87.6%(85/97)。对第2次皮试阴性的病人给药后,过敏反应的出现几率并不大于无过敏史者。因此对曾有过敏史确需用药者,可再做皮试。但皮试方法宜先用划痕试验法,同时对侧做生理盐水对照,密切观察,两侧结果相同者可判为阴性,再用皮内皮试法最后确定。如局部出现迅速而剧烈的反应,立即将试剂擦洗干净,不再做皮内试验。

    青霉素皮试可否替代头孢类药物的过敏试验

    因头孢类与青霉素类有共同的化学结构——β内酰胺环,可呈现部分交叉过敏反应,不少基层单位常以青霉素皮试代替头孢类。但头孢类过敏几率明显低于青霉素(仅为其25%),青霉素过敏者使用头孢亦仅10%~14%发生过敏,鉴于两者各有其独自的致敏物质,因此不可以青霉素皮试完全替代后者。临床也发现,确有少数患者,仅对头孢过敏而对青霉素无交叉过敏的现象。

更多中药材
  • 第一,就是像我说的病程较长,通常这类患者来就告诉你,老师啊,我这个腰疼啊好多年了,而且久治不愈,总是困扰着我。第二个特点,这类腰疼就是得劳则作。这种腰疼不是像我之前跟大家讲的,成天没完没了的疼。有的时候能缓解一点儿,有的时候加重一点,也就是......
  • 第一,来找我的时候,就是告诉我这个返酸特别的严重,整个这种食道都是这种灼热不适的感觉。吃什么奥美拉唑,或者胶体果胶铋等等这一类的药物。好几天儿,然后又反复的发作,再有就是胃胀,这两个症状导致它进食非常的不愉快,什么都不敢吃,吃多一点胃就受不......
  • 那么肛是指肛门,我们古代,称肛门为谷道,那么古人有这样一句话。叫做日撮谷道100遍,治病消疾又延年,这是古人的智慧,告诉我们,每天收缩、收紧这种肛门100遍,也就是这种提肛运动,治病消疾又延年,而且古人还说了,谷道宜常撮,就是指,我们每天生......
  • 患者是一位十六七岁的小男孩儿,他来诊的时候就告诉我说咳嗽已经有半个月了,半个月之前,得了感冒,发了几天烧,自己吃点药之后缓解了,不发热了。然后,现在主要的一个表现就是咳嗽,咯黄痰,嗓子也不疼,肺子里面也没有说胸闷的感觉,鼻子也通气儿,鼻子也......
  • 就是告诉我们,春天和秋天这两个季节,温差变化比较大,那么在春天我们要多穿一点儿,不要说特别怕热,一热就着急把衣服全剪掉。秋天,你也不要着急加衣,一定要是根据气温的变化来适当的增减衣物,调摄寒温,避免出现了这种,因为过寒过热导致人体发生疾病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