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小儿血管瘤

    小儿血管瘤在临床上分为毛细血管瘤、混合型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鲜红斑痣。1982年,Mulliken根据临床和病理把血管瘤分为两类,一类称为真正的血管瘤,包括毛细血管瘤和混合型血管瘤;另一类称为血管畸形,包括海绵状血管瘤和鲜红斑痣。第一类血管瘤退化率较高,多在1岁左右自行消退,对此类血管瘤大部分可随访观察,暂不需治疗。对于生长迅速、破坏性强、面积较大的血管瘤,易发生出血、感染及侵犯眼睑、鼻腔、口腔、肛门等器官的血管瘤,或患者家长强烈要求治疗的,可以考虑早期治疗。

    目前对于血管瘤的治疗方法较多,常用方法有手术、激光或冷冻、放射性核素敷贴、铜针留置治疗等,但各种治疗方法都有较多的不足之处。平阳霉素是国产新型抗肿瘤抗生素,其抗瘤活性较高,而毒性较低,对机体免疫功能和造血功能无明显影响。其主要作用机制为作用于细胞的S期,通过切断DNA链干扰肿瘤细胞的分裂和增殖,促进肿瘤细胞的变性、坏死。因此血管瘤内注射平阳霉素,可迅速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以达到治疗血管瘤的目的。目前国内通常采取的治疗方法是,每次用平阳霉素8~12毫克,注射1次未愈者,间隔1~2周重复给药,总剂量不超过60毫克。有报道如果局部注射平阳霉素剂量较大,容易出现较多的并发症,如发热、腹泻、局部坏死、瘢痕形成。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皮肤科苏玉文等报道,按比例将平阳霉素8毫克+生理盐水2~4毫升+2%利多卡因2毫升稀释,并根据患儿的年龄和血管瘤的大小、部位选择不同的用药剂量,每次平阳霉素用量不超过6毫克,每隔2~3周注射1次,总剂量不超过30毫克。接受治疗的小儿血管瘤患者有62例。治疗方法是:采用带5号针的注射器,从瘤体边缘0.5厘米正常皮肤进针后,针尖水平推进,向瘤内注射药液至苍白为度。对面积稍大的血管瘤,一处进针药液不能浸润到的部位,可采用多处进针注射的方法。对混合型和海绵状血管瘤的注射,采用同样方法或垂直进针至瘤腔内,回抽有血后,缓慢推注药液至局部肿胀为度。注射完毕,压迫针孔数分钟至无出血和药液渗出为止。结果显示,62例患者随访两个月至1年,治愈率为56.2%,总有效率为85.4%。有5例发生不良反应(8.0%),其中发热3例,经对症处理后好转,24小时后恢复正常;两例出现恶心、食欲不振。上述症状均在初次治疗时出现,第2次治疗时未发生。62例患者均未出现过敏反应、肺炎及肺纤维化,无瘤体局部坏死和瘢痕形成。

    由此可见,平阳霉素瘤体内注射治疗血管瘤,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的优点,以小剂量多次注射、间隔时间稍长的治疗方法为宜。

更多中药材
  • 首先过敏性鼻炎,中医病名为鼻鼽,以流清水样鼻涕,打喷嚏,鼻痒和鼻塞为主要症状。中成药可以使用(鼻渊通窍颗粒),是由苍耳子,辛夷,麻黄,白芷,薄荷还有黄芩,野菊花等这些药物组成,那么不同于抗生素和激素,那么中成药不容易产生耐药性和激素依赖,那......
  • 中医认为百病生于气,而人体的五脏中,脾性湿为太阴,阴气最盛则脾气充盛,体内湿气也会正常的运行,不会出现湿气停滞在体内的情况。一旦出现脾气亏虚,湿气无法运化停滞体内便会形成内湿,聚为湿病。长此以往呢,患者体内的湿血开始泛滥,又因为脾虚无法运,......
  • 第一种药材:(绵茵陈)它具有清湿退热作用,用于三焦的湿热。第二种药材:(苍竹)这味药材也是祛湿的良药,它还有一定的健脾的作用,脾是运化湿气的,脾的功能强建了,湿气运化的多了,就不会有大量的湿气淤积在身体,适用于湿气比较重引发的舌苔白腻,腹痛......
  • 第一:脾气虚症,通常表现为容易腹胀,胃口下降,大便稀溏不成形,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或者是苍白无华,舌质淡,胎白,中医治疗上一般以健脾补气为主。第二:脾阳虚通常表现为腹部容易感到冷,吃不了凉的食物,喜欢温热,四肢不温,小便清长,大便稀溏,中医......
  • 陈皮作为一种用途很广的中药材,它主要有理气调中,燥湿化痰的作用,并且它归脾肺经,在治疗脾胃气滞、食滞,咳嗽化痰上有独特的作用,如果您是因为脾虚引起的腹胀,痰多湿重,那就可以用它,但是呢,如果你是脾胃虚比较明显,这个时候就需要配党参,白术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