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参苓白术散可调节肠道真菌构成

    成都中医药大学微生物免疫学教研室丁维俊副教授等,在近日完成的一项研究中发现,参苓白术散对脾虚模型小鼠肠道真菌菌群具有显着的调节作用。

    多年来,在医学微生态学研究领域中,人们在真菌菌群的构成及生态功能等许多根本性问题上,缺乏足够的认识。然而在临床,真菌的感染,尤其是白色念珠菌的感染,以及各种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不仅提升了部分真菌的毒力,而且增加了继发性内源性真菌感染的机会,使之成为一个新的世界性卫生问题。

    为探讨中医药对肠道真菌菌群的调节作用,丁维俊在动物实验中,将24只小鼠以大黄煎汁灌胃造模获得脾虚证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治疗组和模型对照组,每组12只。模型治疗组每日以剂量25毫克/千克的参苓白术散煎汁灌胃5天;模型对照组每日以相同体积的0.9%生理盐水同期灌胃。尔后他又无菌采集小鼠粪便,分别接种于真菌培养基进行培养,5天后检测两组真菌菌群中主要的真菌、霉菌、酵母菌的菌落计数并进行真菌菌群种属鉴定。

    结果显示,模型对照组造模前真菌、霉菌及酵母菌每克平均菌落含量克隆指数分别为3.52、3.40和2.94,而造模后三种菌的菌落指数非但不减少,与造模前相比反而明显增加(p<0.05);模型治疗组的真菌、霉菌、酵母菌由治疗前每克平均菌落含量分别为3.82、3.61和3.06下降至分别为3.23、3.24和2.45,不仅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且与模型对照组获干预后的菌落含量相比,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模型治疗组抑制菌群的疗效优于模型对照组,参苓白术散对真菌菌群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同时,研究人员还对真菌群的种属进行了鉴定。结果发现,在培养的真菌菌群中,主要存在6种真菌,即青霉菌(53%)、酵母菌(24.2%)、曲霉(7.75%)、枝孢霉(2.29%)、毛霉(2.86%)、链孢霉(2.19%),青霉菌和酵母菌是肠道真菌菌群中的优势群。

    研究人员指出,青霉菌在肠道中,是最常见的菌种,而酵母菌是真菌菌群主要的致病菌,医院内的真菌感染,主要为酵母型,其中80%为白色念珠菌。研究人员认为,随着免疫抑制剂、广谱抗生素、抗癌药物的大量使用,以及器官移植、放化疗的应用等,促使许多原先不致病的真菌逐渐转变为致病性真菌,导致临床近30年来真菌感染患者新增加30~50倍。而另一方面,对真菌的治疗水平却远远落后于细菌的进化。本研究结果不仅为微生态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实验数据,而且也为临床治疗肠道真菌菌群感染开辟了新思路。

更多中药材
  •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个古方,用来解决脾虚脾湿、脾寒、脾积以及肝郁克脾等等的问题。这个古方其实就是实皮散,它是由槟榔、茯苓、白术等等组成的,可以健脾利水,解决脾虚脾湿的问题。其中呢,槟榔破积,降气行滞,作用于胃和大肠经,并且有降气行水的作用。茯......
  • 那么痰湿体质的人身体有什么特征呢?第一:腹部松软,赘肉比较明显。第二:舌苔厚,容易口干口苦。第三:皮肤出油比较多,容易出汗。第四:倦怠多思,少言懒动。大家发现有上述这些典型的特征以后,或许暗示你也存在着水湿之气比较重的问题,建议要及时调理。......
  • 肝气郁结在临床上常见有四类症状。第一,平常的唉声叹气,情绪波动比较大。第二,胸闷,胸胁胀痛,女性同志呢是乳房胀痛。第三,入睡比较困难,并且容易醒,梦多,头胀头疼。第四,嗓子里面总感觉到有异物,四肢沉重,乏力等等。出现了以上四种症状该怎么办呢......
  • 这个木香顺气丸,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行气化湿,还有健脾和胃这样一个作用。我们都知道脾胃属于三焦当中的中焦,起到一个让浊物下行让清气畅行的作用。但是当湿邪阻滞脾胃以后,中焦交通的功能就被破坏,从而导致浊气不能下行,而有时候反而往上走,就会产生一系......
  • 由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白芍药,熟地黄,川芎所组成。其中当归能够补血养血,活血通经。川芎呢,是行气养血的一把好手,还有血家之气药的美称,并且它还能够止痛,比如说痛经和常见的一些头痛。白芍呢,它既能柔肝养血,又能平肝止痛,还能收敛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