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胺碘酮+β阻滞剂可减少ICD电击

    胺碘酮与β阻滞剂联合应用,可有效预防埋藏式心脏除颤器引起的电击,这是加拿大学者近日发表在JAMA(2006,295:165)上的一项研究结果。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通过发出高压电流电击终止致命的室性心律失常,可减少病人因持续室性心律失常引起的死亡。但ICD电击有痛感,并且病人可能受到多重ICD电击。这会使病人感到不适并可使电池提前耗竭。

    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和索他洛尔有减少适当和不适当电击的作用,但它们预防电击的疗效尚不清楚。加拿大McMaster大学Connolly医师和同事比较了胺碘酮+β阻滞剂、索他洛尔或标准治疗(单用β阻滞剂),预防ICD电击的效果。

    该随机对照试验从2001年1月至2004年9月期间,纳入来自加拿大、德国、美国、英国、瑞典和奥地利39个ICD中心的412例病人,这些病人接受ICD置入在21天之内,并有可诱导或自发的室性心动过速(VT)或室颤。病人随机接受胺碘酮+β阻滞剂、单用索他洛尔或单用β阻滞剂,共1年。

    结果显示,β阻滞剂组电击发生率为38.5%,索他洛尔组为24.3%,胺碘酮+β阻滞剂组为10.3%。后两组电击发生率减少。与单用β阻滞剂相比,胺碘酮+β阻滞剂组电击危险显著减少,HR为0.27;索他洛尔组HR为0.43。索他洛尔与单用β阻滞剂相比,电击有减少的趋势(HR为0.61)。

    肺与甲状腺的不良事件以及心动过缓症状,胺碘酮+β阻滞剂组病人更常见。

    研究者结论认为,电击通常发生在置入ICD后的第一年,胺碘酮+β阻滞剂组预防这类电击比索他洛尔更有效,但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亦增加,因此,治疗的决策应个体化。

更多中药材
  • 身体湿气重,常用的健脾祛湿六味药分享给大家。1.陈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除胀和胃的功效。2.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化痰、宁心安神的功效。3.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的功效。4.苍术:具有健脾燥湿、祛风散寒的功效。5.厚朴:具有温......
  • 很多人质疑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效果,其实中医治疗糖尿病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大家常说的三多一少症状,其实在很多中医古籍中都已经有记载。糖尿病的中医病机呢,主要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早期的表现呢,主要是以肝肾阴虚为主,到了糖尿病肾病的阶段,常常会......
  • 嗓子疼在生活中很常见,很多人嗓子一疼就以为是发炎了,其实原因有很多种,需要辩证对待。比如嗓子疼常见的表现一般是咽喉肿痛,有异物感,这种症状中医称之为风热喉痹,西医叫急性咽炎,主要是风热邪毒导致。还有一种除咽部疼痛以外,伴有扁桃体红肿,或者是......
  • 【外台秘要】中提到,凡人年30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 眼暗,意思就是说,30岁以上的人,阳气逐渐衰弱,灸三里可以补气壮阳,不然会出现气短,两眼昏花等衰老现象。足三里的位置呢,在外膝眼下三寸,胫骨旁开一横指,是人体当中非常重要的养生保健血......
  • 中医看病说三个小指头,一个小枕头,再看一个小舌头,病就看出来了。这三个小指头说把脉,左手这三个指头是心、肝、肾、右手三个指头是肺、脾、命。一把脉基本上内脏的问题就出来了,因为我们看病是望、闻、问、切,这个切就是切脉,又叫把脉。电影里面说,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