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晚期肺癌化疗有了低剂量给药方式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清媛教授成功地摸索出一种“低剂量靶向给药方式”,应用于肿瘤微血管系统和免疫调节系统取得了显着疗效。特别是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上,显示出了高效、低毒、不易耐药的优点。此项研究成果已在今年2月发表于美国权威期刊《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杂志》(《BBRC》)上,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化疗是晚期恶性肿瘤的主要疗法之一,但毒副作用和耐药性的产生严重影响其治疗效果。怎样能使肿瘤化疗在高效的前提下,毒副作用降到最低?该院副院长、内三科主任张清媛教授为此进行研究,他们将低剂量环磷酰胺、小剂量希罗达(卡培他滨Capecitabine)与另外一种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应用于晚期乳腺癌、肺癌患者,以内皮细胞为靶点,进行持续低剂量用药。张清媛认为,在常规化疗方案中,处于化疗间歇期时,内皮细胞能得到恢复,接受其供养的未被杀死的肿瘤细胞也在恢复和生长中,从而增加了耐药肿瘤细胞的出现,而低剂量环磷酰胺的持续给药方式则避免了这一现象。

    本项研究显示,持续低剂量环磷酰胺应用于肺癌患者,免疫组化结果检测到的肿瘤微血管密度较对照组和最大耐受剂量环磷酰胺组明显下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也较对照组下降,证实了环磷酰胺持续低剂量给药具有确切的抗血管生成作用。

    恶性肿瘤如肺癌、乳腺癌的生物学特性类似,其生长和转移有赖于瘤体内血管的形成。由此,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将成为恶性肿瘤治疗中一项重要的抗癌策略。

    张清媛说,由于内皮细胞遗传性质稳定,故不易产生耐药。正常成年人的血管形成基本停止,内皮细胞常处于不分裂状态,只有在妊娠、月经周期、炎症、外伤和肿瘤等特殊情况下,血管形成才被启动,因此抗血管生成治疗还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对机体正常组织影响小。当低剂量环磷酰胺合用另一种抗血管生成药时,其抑制血管生成作用更为明显,进而控制了肺癌肿瘤细胞增殖,促进了其凋亡。

    张清媛教授课题组的实验显示,活性增殖的内皮细胞较增殖的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更敏感,理论上可通过降低化疗药的浓度以特异性地靶向于肿瘤内皮细胞。将这样低浓度的化疗药长期持续使用,避免了常规化疗方案中内皮细胞在化疗间歇期的恢复,增加了其抗血管生成效果,起到了长期抑制肿瘤的作用。

    专家评价指出,这一方法改变了细胞毒化疗药物的常规用药方式,适合于体质弱、年龄大的患者,尤其适宜于晚期、已不能耐受常规化疗的患者。

更多中药材
  • 中医治疗肾癌有哪些好处呢?虽然肾癌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每年都会呈现出递增的趋势,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医学技术的进步,治疗肾癌的方法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为治愈肾癌增加了很大的机率。很多康复的肾癌患者都说中医治疗效果好,那么,选择中医治疗肾癌......
  • 1、胃溃疡由于胃癌无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常易被误诊为胃溃疡或慢性胃炎,特别是青年人易被误诊。一般通过X线表现即可区分。胃溃疡常可见突出于腔外的龛影,直径小于2cm,其口部光滑整齐,周围黏膜呈辐射状,胃壁柔软,扩张良好;进展期溃疡型癌的龛影较大......
  • 肝癌在消化道肿瘤中恶性程度高、进展快、一旦确诊,要采取积极的治疗手段,尽早地手术治疗,并采取化疗。无论是术前或术后都要加强营养,减少机体的消耗。通常在术后4天内全部用静脉营养作支持治疗,静脉营养的实施可分为中心静脉输注和周围静脉输注。中心静......
  • 由于现在肝癌的发病率是越来越高,而且很多的病例都是因为其他的肝脏疾病所导致的,其中最常见的如乙肝,乙肝相信大家都知道,当乙肝没有得到有效治疗时就会引起肝脏病变甚至是肝癌的发生,那么如何来预防乙肝发展成为肝癌呢?对于怎样预防乙肝变肝癌?需要做......
  • 疼痛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生病也难免会有疼痛的时候,但如果是肝区疼痛那就应该提起高度的重视了。为什么要重视?这是因为肝区疼痛是肝癌的信号,出现这一症状往往是因为此病导致的,肝癌的症状还伴有消化道症状以及出血的倾向。肝区疼痛是肝癌的信号出血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