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替比夫定:为乙肝患者带来更多希望

    日前,由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研发的核苷类似物替比夫定(素比伏)在我国被批准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研究已经证实,该药与乙肝传统治疗药物相比,更具抑制乙肝病毒(HBV)复制和强效e抗原血清转换作用。这将为我国慢性乙肝患者带来更多希望。

    我国是全世界感染乙肝病毒人数最多的国家,现有约1.2亿人乙肝表面抗原(HBsAg)检测阳性,其中3000万人为慢性乙肝患者。

    随着对乙肝认识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意识到治疗乙肝必须要对强效抑制病毒和提高e抗原血清转换双管齐下。

    提高抗病毒能力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乙肝病毒无法在体内被彻底杀灭,一旦下降,残留在患者肝脏中的病毒就会迅速地大量复制,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诱发人体的免疫系统对自身肝细胞进行攻击,进而导致肝硬化或肝癌。另一个指标是e抗原,它是乙肝病毒是否活动的重要指标。如果患者的e抗原为阳性,表示患者体内的乙肝病毒正处于复制的活跃期。对于e抗原阳性患者来说,国际上公认的治疗目标是使乙肝病毒DNA和e抗原转为阴性,从而使转氨酶降至正常,达到预防肝硬化和肝癌发生的最终目的。我国的《慢性乙肝防治指南》中也明确提到强效抑制病毒与e抗原血清学转换对慢性乙肝的治疗都很重要。

    据了解,现有用于慢性乙肝治疗的抗病毒药物主要分为核苷类似物和干扰素两大类。此前在我国正式上市的核苷类似物有拉米夫定、阿德福韦和恩替卡韦三种;干扰素则主要分为普通干扰素和聚乙二醇化干扰素两种。两大类抗病毒药的临床疗效各有千秋。现有资料显示,核苷类似物的抗病毒优势明显,而干扰素则在e抗原血清转换上略胜一筹。

    替比夫定现在已成为抗乙肝病毒的有力武器,去年10月份在美国波士顿召开的美国肝病年会上公布的替比夫定两年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替比夫定不但抗病毒的作用很强,乙肝病毒DNA转阴率明显优于对照药物拉米夫定(阴性患者中为82%比57%),并且e抗原血清转换率指标也极为突出:在转氨酶(ALT)大于正常值两倍的患者中,经替比夫定治疗两年后,有36%的患者达到了e抗原血清转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贾继东等完成的一项III期临床研究表明,我国乙肝患者经1年治疗后,替比夫定的抗病毒疗效和临床疗效均优于拉米夫定,而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e抗原转阴率和治疗应答率等疗效指标均明显改善。同时,替比夫定组原发治疗失败率和耐药率较拉米夫定组显著降低。这意味着替比夫定能更有效地将慢性乙肝患者推向治疗终点。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发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快速、高效、安全、低耐药性的抗乙肝病毒药物将会陆续诞生,这些药物将会大大降低乙肝病毒对肝脏的损伤,为乙肝患者的健康生活带来更多保证。

更多中药材
  • 胃食管反流病容易反复,有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患者在饮食上的不注意,还有一些患者说就是在这个情绪上的难以控制。胃食管反流病除了药物治疗以外,在生活上要严格遵循三忌三戒。第一个就是忌油腻食品。人在高脂肪饮食以后啊,胃的排空速度慢,容易刺激这个胆囊的......
  • 那么今天呢,来跟大家聊一聊大便的异常情况。有一些病人吧,就是对这个大便观察还是比较仔细的,但也有一部分人呢,对自己的大便这一块呢不是很认真,或者不是很细心,习以为常,就是甚至说大便异常的时候,他也习以为常,有时候呢,还是会忽略一些比较严重的......
  • 那么它这些特征出现以后呢,有一些患者会伴有这个肠上皮化生,还有一些不典型增生,随着这个现在这个生活水平地提高啊,胃肠镜的普遍开展,它的发病率还有他的检出率都逐年上升,那么我们中医认为这个。慢性萎缩性胃炎呢,脾胃脏腑功能失调所导致的,病程比较......
  • 这个免疫力啊,其实不光是西医的名词,在中医《黄帝内经》上说的是叫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也就是说你的免疫力充足,外部有的邪气呢,就不可能干扰或者侵袭你,经常生病呢,归根到底还是体内的正气不足。尤其指的是一些慢性病。因为正气和邪气是一对相对的概念......
  • 今天跟大家说一说,那么从中医角度来说,主要就有三大原因,主要就是虚实,我们所说的虚呢,就是气血不足,或者是肝肾不足,那么每个人的体质是不一样的,有些人呢天生可能就是虚弱一些,有些人是因为后天因素,包括房劳过度啊,或者是工作上过于劳累啊,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