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药物、指南多治疗、控制率低——我国降压治疗现状不容乐观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惠汝太教授日前在“2007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上指出,目前我国降压治疗存在四个突出问题:降压药种类多;临床治疗指南多;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偏低;降压治疗有效率不同。因此,目前高血压药物治疗领域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

    惠汝太教授说,目前在降压药的种类上,除了五大类一线降压药物——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利尿剂外,还有9类共70多种降压药物可供选择。临床治疗指南有《美国高血压预防与治疗指南》(JNC-7)、《英国临床优化研究所高血压预防与治疗指南》(简称NICE指南)、欧洲心血管学会(ESC)和欧洲高血压学会(ESH)公布的《欧洲高血压指南》、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和美国国家高血压教育工作组(NHBP)分别提出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指南》等等。而高血压的知晓率(60%)、治疗率(50%)、控制率(10%~30%)都较低。降压的有效率也不同。一方面,药物疗效的个体差异很大。据报道,现在临床上使用的降压药物,总有效率在20%~80%之间。另一方面,缺乏科学的用药原则。目前的用药原则仅仅是能使“一般人”在“通常情况”下减轻症状的平均剂量。但“一般人”与“通常情况”的定义很不明确。这样会导致临床治疗效果的差异。据统计,有50%的患者治疗是过度治疗。此外,药物的副作用比较大,致命性副反应的发生率偏高。

    造成药物降压反应差异的原因,除受药物吸收、代谢途径,疾病严重程度,年龄,合并疾病,患者肝肾功能外,遗传变异对疾病和降压反应差异也起到一定的作用。惠汝太教授认为,应用基因药理学和基因组药理学方法,有望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开辟新的视野:应用基因药理学指导临床,有助于促进个体化、有针对性地用药;应用基因组药理学方法,有助于改变目前临床试验的模式,通过选择遗传上提示可能对药物反应好的人群参加试验,减少观察人数,节约开发费用,增加临床试验的可控制性和可预测性,为临床上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更多中药材
  • 中医认为这个湿邪是最难以祛除的,湿邪粘滞,这它的特点不容易祛除。我们在祛湿之前呢,一般都分辨是湿热还是寒湿,目前在临床上看是湿热居多,寒湿特别少,因为你寒湿的治疗虽然有湿,但是因为用温阳化湿的治疗还是比较单纯一点,湿热的治疗呢,既要清热又要......
  • 前段时间在门诊接诊的一个患者,是一个60多岁的一个女性,体态稍微偏胖一点,她自己说,平时啊就有清嗓子的习惯啊,总是感觉咽部有痰啊,咳嗽几声能咳出少量的痰,嗓子阻塞这个异物感呢,这个症状是非常明显的。有时候吃完饭以后会更明显,更严重一些。做的......
  • 今年再来跟大家聊一聊失眠啊,有很多人都会有这种情况,夜间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啊,有时候睡着了呢,还会容易醒,接着就会有心烦气躁,甚至影响到食欲啊。在我们消化科呢,也会经常遇到这样的病人啊,还有许多呢,都归于了这个焦虑和抑郁,也有的人在吃这个抗焦......
  • 当时年轻也没当回事儿,嗯,现在他已经是中年了,症状变得越来越严重了,他平时呢,就是经常吃一些拉唑类药,我们叫做质子泵抑制剂,大家所说的叫什么什么拉唑,但是呢都没有什么效果,就是说他总是有烧心,反酸水儿倒是不多。但是每天都要吃药,有时候呢,消......
  • 跟大家分享一个病例,是从外地来一个患者,今年不到40岁,也是一个两个孩子的爸爸,他自己认为啊,家里负担非常重,说他有焦虑症四年了,现在一直吃的是抗焦虑的药物。他说这个从小呢,受这个父亲影响也挺大,他父亲是一个谨小慎微的人,导致他呢就是思虑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