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癌细胞“免死金牌”被破译美国科研人员揭示端粒酶关键部位三维结构

    据中国医药报转 美国研究人员破译了一种酶的活性区结构,而这种酶掌管几乎所有人体肿瘤细胞的“生杀大权”,且控制细胞衰老的过程。这种酶名为“端粒酶”,破译它活性区结构的研究已持续10余年。这项由美国费城威斯塔研究所“威斯塔基因表达和调控项目”助理教授伊曼纽尔·斯戈达拉克斯博士主持的最新研究成果,8月31日由英国《自然》杂志网络版发布。该研究有望催生更有效的抗癌药品和抗衰老疗法。

    缘何能“免死”?

    人体中的端粒酶负责向染色体末端即“端粒”重复添加脱氧核糖核酸(DNA)短序列,以防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损失遗传信息。

    端粒酶处于休眠状态时,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短一些,最终失去类似于鞋带末端的固定作用,致使基因不稳定、细胞死亡。在胚胎干细胞等频繁分裂的细胞内,端粒酶处于活跃状态。在正常成年人的几乎所有细胞中,端粒酶则为休眠状态。

    不过,癌细胞通常能获得重新激活端粒酶的能力。“睡醒”后的端粒酶允许癌细胞无限复制,继而出现癌症的典型特征,即癌细胞不灭。端粒酶与90%的人体肿瘤相关。如果癌细胞中的端粒酶再度“休眠”,恶性肿瘤就会停止生长。

    形如面包圈

    斯戈达拉克斯小组利用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法,成功解析出端粒酶活性区的立体结构。活性区名为端粒酶逆转录酶蛋白(TERT),是端粒酶中具有催化功能的“零件”。

    研究人员发现端粒酶活性区的外形像一个面包圈,且在掌握活性区结构后创建端粒酶功能模型。

    “这令人激动至极。”斯戈达拉克斯说,“我们第一次确定端粒酶如何在染色体末端集结,以开始复制端粒。”

    斯戈达拉克斯2006年进入威斯塔研究所,有意在分子层面了解端粒酶等物质的结构,希望把所获信息用于治疗人体疾病。他说,“由于在癌症和衰老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端粒酶显然成为我的研究对象之一。”

    然而,研究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斯戈达拉克斯等人一度为寻找原料发愁,最终在一种甲壳虫身上发现可产生稳定、足量端粒酶的基因。

    抗癌万灵药?

    “就化学疗法而言,端粒酶是一个理想目标。”斯戈达拉克斯说,“因为它在几乎所有人体肿瘤中处于活跃状态,在多数正常细胞中却没有活性。”

    他认定,“这意味着一种使端粒酶失去活性的药物或许可用于对抗所有的癌症,且几乎没有副作用。”另一方面,癌细胞重新激活端粒酶实现“免死”,给抗衰老治疗带来启示。

    研究人员认为,端粒酶可能在对抗衰老和与年龄相关的疾病治疗中扮演重要角色。如果能在一些正常人体细胞中激活端粒酶并实施有效控制,会使这些细胞重新分裂,可能让人体获得更健康、更年轻、寿命更长的组织。

    现有的端粒酶抑制药物在临床抗癌试验中表现不佳。斯戈达拉克斯打算进一步研究端粒酶的活性区,寻找能抑制端粒酶的新物质,改进现有端粒酶抑制药物。

更多中药材
  • 前列腺钙化呢,是前列腺炎性分泌物以及上皮细胞等凝结聚集于线管,长期以后形成了一种微小的钙化病灶,通过B超检查能够发现,那么这种病很常见,它是一种良性的病变,很多时候并不伴有症状,所以说也不需要专门的治疗。生活当中尽量的去饮食清淡,减少食盐肉......
  • 因为便秘不仅仅有实秘,还有虚秘,特别是慢性顽固性的便秘,很多是气虚阴虚导致的,气虚会出现肠道动力缺乏,气机不畅,而无力将糟粕邪实排除,因为阴虚会出现津液不足,肠道失去濡润,所以说便秘反复难愈,那么气阴两虚是他的根本,泻下药只是暂时缓解了表面......
  • 首先过敏性鼻炎,中医病名为鼻鼽,以流清水样鼻涕,打喷嚏,鼻痒和鼻塞为主要症状。中成药可以使用(鼻渊通窍颗粒),是由苍耳子,辛夷,麻黄,白芷,薄荷还有黄芩,野菊花等这些药物组成,那么不同于抗生素和激素,那么中成药不容易产生耐药性和激素依赖,那......
  • 中医认为百病生于气,而人体的五脏中,脾性湿为太阴,阴气最盛则脾气充盛,体内湿气也会正常的运行,不会出现湿气停滞在体内的情况。一旦出现脾气亏虚,湿气无法运化停滞体内便会形成内湿,聚为湿病。长此以往呢,患者体内的湿血开始泛滥,又因为脾虚无法运,......
  • 第一种药材:(绵茵陈)它具有清湿退热作用,用于三焦的湿热。第二种药材:(苍竹)这味药材也是祛湿的良药,它还有一定的健脾的作用,脾是运化湿气的,脾的功能强建了,湿气运化的多了,就不会有大量的湿气淤积在身体,适用于湿气比较重引发的舌苔白腻,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