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风家族6成员

    急性发生的脑血管病被称为脑卒中,俗称中风。在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是心肌梗死的8~10倍,死亡率是心肌梗死的3~5倍,是我国心脑血管疾病中的第一杀手。临床表现为病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半身不遂或无昏倒而突然出现半身不遂等症状。

    提起中风,人们都不陌生,一般人都知道它是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但很多人把它当成一种病。其实,中风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2个类型,共6种病。出血性中风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2种疾病;缺血性中风包括脑血栓、脑栓塞、腔隙性脑梗塞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4种病。

    一、脑出血是脑内的血管破裂,血液溢出,是中风6症中最凶险者,死亡率和致残率相当高。它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高血压病患者,起病急、来势猛,先剧烈头痛、频频呕吐,很快出现言语不清、昏睡、昏迷、半身不遂。治疗此病过去完全依靠内科疗法,近年来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尤其是用立体定位(CT)进行手术清除血肿的方法挽救了许多脑出血病人的生命。

    二、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到蛛网膜下腔所致。常见的病因是颅内动脉瘤、颅内血管畸形、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等引起的脑动脉血管破裂,以青壮年多见。其起病急,有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预后较好。若反复发生也可进行手术治疗。

    三、脑血栓全名是脑血栓形成。它是中风6症中发病率最高者,占全部中风病例的半数以上,本病多发生在55~65岁的中老年人身上,男性多于女性。多在安静状态下起病,进展较慢,逐渐出现半侧肢体失灵,但神志清楚,预后比脑出血为好,一部分病人也会留有偏瘫等后遗症。

    四、脑栓塞它与脑血栓差异很大。它的原发病不在脑内,而是身体其他部分(多为心脏与四肢血管)形成的栓子随血入脑,堵塞了脑血管。其起病急,有头痛、呕吐、意识不清、偏瘫等,发病年龄以20~40岁的中青年为多。

    五、腔隙性脑梗塞它是中风的新成员,在CT问世之前很难确诊,其主要特点是病变多而小。病理基础是在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基础上,脑深部的微小动脉发生闭塞,引起脑组织发生缺血性病变。症状轻微为其又一特点,一般人仅有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力下降等表现。

    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俗称小中风。它的病理基础也是在脑血管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发生的,只不过病变程度轻一些,脑组织缺血时间短暂而已。它多发生在有动脉硬化或高血压病史的老年人身上,主要表现是手中物品突然落地、单瘫、偏瘫、单眼视力障碍、眩晕、耳鸣及吞咽困难等,但均很快消失,持续数分钟至1小时,最长不超过24小时。小中风虽然病情轻,发作时间短,却常是脑血栓和脑出血的先兆,一旦发现,不可忽视,应及早就医,认真治疗。

更多中药材
  • 脑子梗死出血,或者是又梗死又出血,先梗死后出血,先出血后梗死,怀着二者兼而有之,就会出现脑淤血,脑淤血如果是急性期吸拉栓溶栓,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但是很多人到不了医院,时间长都过去了。那么剩下脑梗死,脑出血,中医就是活血化瘀,活血化瘀最著名......
  • 一:脾胃虚寒的人,用红糖生姜大枣茶二:女性肝郁脾虚,乳房胀痛,可以选择玫瑰花茶三:眼睛干涩,看东西模糊,可以选择呢枸杞菊花茶四:容易失眠心烦的人,枸杞百合茶五:饭后消化不了,容易食积,可以选择山楂陈皮茶六:秋冬干燥,咳嗽有痰,可以选择陈皮罗......
  • (四宝粥)它的成分是桂圆,红枣,山药,薏仁各25克,糯米100克,用温水泡一小时左右,然后加水熬煮,用冰糖调味即可。桂圆和红枣都是补益身体的上好佳品,有补血安神的疗效,但是如果服用过多,也容易导致胀气上火这样的症状,薏仁可以健脾利湿,解腻去......
  • 很简答黄芪15克,当归3克,大枣5枚,保温杯加水泡茶饮用,能够帮助人把气血慢慢的补起来,如果还先有体寒,可以再加上三片生姜。如果容易上火的可以加上10克的麦冬来进行调理。但是有一点要提醒大家的是,本身脾胃不好,湿气重或者有气滞血瘀的朋友,还......
  • 正常的月经周期是28天,如果月经提前了一周以上,这就叫做月经先期,月经先期呢,一般情况下也也主要由血热或者是血虚造成的。血热,主要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呢就是湿热,一种是虚热。实热主要就是有一些上火的表现,比如说便秘啊,口干舌燥,面部长疮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