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警惕老年心衰“变脸”

    21世纪,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老年群体的健康越来越需要社会的关注。心衰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也成为了老年人的致命“杀手”。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心内科专家向老年群体发出预警:老年人心衰症状多不典型,临床表现变化多端,就像川剧中的“变脸”一样,令人捉摸不定。

    今年55岁的张大爷,近一段时间来,每次晨练后,总感觉走路吃力、心慌,时不时还出现下肢水肿等症状。家人担忧老人身体,于是陪伴老人前往西南医院就诊。结果医生诊断为心脏轻微衰竭,需住院治疗。

    据该医院心内科舒茂琴教授介绍,心脏是一个很奇妙的器官,它像一个水泵,每分钟泵出约5—6升的血液,运输含有氧和营养物质的血液到全身各个器官以满足机体活动的需要。当心脏功能受损时,心脏就像一个弹性减退的皮球,收缩能力和舒张能力变弱,泵血作用降低,如果泵出的血液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我们就称这种状态为心功能不全(即心力衰竭)。现在生活质量提高了,“三高”(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所谓的“富贵病”患者日趋增多,是导致心衰的主要病因;尤其是患有心肌梗塞的老年朋友最容易得心衰。先天性心脏病人如果不及时治疗也会出现心衰的症状。而由先心病、半膜病、心肌病所谓的“穷病”导致心衰的情况越来越少。

    心衰症状会以不同的方式出现:咳嗽、气喘貌似气管炎、哮喘病,如果心衰以呼吸道症状为突出表现时,常被误诊为支气管炎或哮喘发作;腹胀、腹泻貌似胃肠炎,患者出现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果不详细询问病史及查体,很容易被误诊为慢性胃肠炎等消化道疾病;尿少、浮肿貌似肾脏疾病,心衰病人由于心排血量降低,体循环瘀血,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肾血流不足,而导致24小时总尿量减少,夜尿相对增多,貌似肾脏疾病;情绪或精神异常貌似老年性精神病或脑病,有些老年朋友经常出现头晕、失眠、烦躁不安、幻觉、谵妄、意识不清甚至昏迷等。心衰时由于心输出量下降,脑缺血症状进一步加重,如不注意鉴别,很容易被误诊为老年性精神病、脑卒中、脑肿瘤等。

    据了解,65岁以上的心衰患者约占心脏疾病的50%以上。从心衰发展到死亡大概需要8—10年的时间,这段时间内心功能逐渐减弱,生命缩短,而有约一半的患者会在一年的时间内死亡。

    专家强调,预防心衰应从小做起,多作身体检查、及时治疗;而患有心衰的患者应到正规医院救诊。治疗心衰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是改善其症状便可,以往治疗心衰的方法只能达到降低其症状,而要解决其根本,需要利用药剂来延长患者的寿命。而目前用来延长寿命的药剂如:ACEI、ARB等,这些药剂需要在专家的指导下终生服用。延长寿命的药剂量大、疗程越长,效果就越好。而某些特殊的患者还需要采用特殊的仪器如:心室同步化(心脏起搏器)、ICD等仪器来延长其寿命。

更多中药材
  • 那么这个上火其实在医学上,它确实有着它自己的定义,什么定义?就是上火是指一类各种因素导致的头面五官出现的这种红、肿、热、痛,这一类病症的一类总称。那么今天跟大家聊的这例上火的案例,就是一个青少年患者,他出现的一系列症状表现,这位患者,他来诊......
  • 这样一种症状,那么这样的人群其实现在太多了,我告诉大家,凡是这种消化系统疾病,无一例外全是吃出来的,要么你吃的少得病,要么你吃的多还得病,再者你不按时吃也得病,消化系统疾病,都是吃出来的。胃强脾弱,临床表现就这两大症状。胃强,这种强,其实是......
  • 这位患者是一位老年的女性患者,她被诊断为左乳的恶性肿瘤,这次来诊,她告诉我现在左乳的恶性肿瘤手术治疗之后,已经是一年十个月了。这次来主要目的胸胁部还是有一些胀痛的感觉,而且就是感觉这种刀口的一个疼痛部位非常的固定,而且疼痛的非常明显,已经影......
  • 这位患者是一位中年的男性患者,他来找到我的时候,就是因为这种过敏性鼻炎发作了。表现出来的症状就是每天早晨起来就会打喷嚏,流鼻涕,有的时候是清水样的,有的时候表现这种淡黄色的,这几天症状比较严重了,鼻子虽然通气儿,但是总感觉有一些不通畅的感觉......
  • 其实并不是这样,中医有一部经典《黄帝内经》,它所谈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什么意思?也就是说人体的五脏六腑有问题,有疾病,它都有可能引发咳嗽的症状,不单单是肺脏的问题才引起咳嗽。那么在临床的工作当中,我跟大家举一个例子,就是有很多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