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医药怎样防治“过敏”

    过敏性疾病有不同于其他疾病的特点:

    一、出现与常人不同的反应。比如在一个家庭或集体中,饮用同一种牛奶,过敏者会发生腹泻,而其他人没有任何不适。

    二、有明显的特异性,也称可逆性。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常在春秋花粉季节发病;有些人每吃鱼虾总会出现荨麻疹等。

    三、发作迅速,消失也迅速。如过敏性鼻炎常表现为阵发性鼻痒、打喷嚏、流鼻涕等。

    患过敏性疾病,应认真分析病因,这对诊断有重要意义。其过敏原分吸入类和食入类两种。吸入类即通过呼吸道吸入体内,如尘土、花粉、霉菌、螨虫、油漆等。如果在风沙天气、大扫除时或翻阅旧书时发生哮喘或过敏性鼻炎,可推想过敏原与尘土有关。如果在春秋花粉季节发病,可推想其过敏原与霉菌有关。食入类包括动植物类食物,如鱼、虾、奶、牛羊肉,进食后产生胃肠道等过敏反应,如呕吐、腹泻等。

    对过敏性疾病,还应详细询问病史,从病史中寻找发病原因。

    1、了解家族史。因过敏性体质有一定的遗传性,可了解其父母是否患有哮喘、过敏性鼻炎等。

    2、了解既往病史。对中老年患有哮喘的病人,要询问年轻时是否有过敏性鼻炎。对患有过敏性鼻炎的年轻人,要询问其幼儿时是否患过湿疹。

    3、了解发病史,即发病前后生活环境、饮食起居的改变。比如:搬家,装修房子,购买新家具,买鲜花,或新喂养了动物,进食了鱼虾,接触了新的化妆品,染了发,服用了某种药物等。

    中医药治疗过敏性疾病有疗效较好、疗效持续时间较长的特点。用药的原则是:

    健脾补气法。遇冷风就打喷嚏、流清涕,是气虚不能抑御外邪所致,治疗要以补气为主,增强卫外功能。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健脾补气能使气血充盈,增强抗病能力。

    补肾固肾法。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肾气不足,肾精不固,抗病能力低,易发作过敏性疾病。

    调和营卫法。过敏性疾病,常表现为腠理开合失常,治疗以调和营卫为主。

    具体方剂须经医生辨证用药,在此不再赘述。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发作期治疗以散风、止痒、脱敏、抗菌、解痉、平喘、通窍为主;在病情静止期,主要以健脾补肾为主。

    中药脱敏。过敏性鼻炎可以预防性地服用中药:生黄芪60克,防风12克,白术20克,桂枝6克,炒白芍15克,炙甘草3克,红枣15克,生姜3片,乌梅10克。水煎服,每日1剂。也可以单用蝉蜕30克,研极细末,每次取1—1.5克,温开水冲服,连服20日。有效可稍停再服。

    提高自身免疫功能。加强体育锻炼,强健体魄,如参加长跑、登山、游泳。坚持一年四季用冷水浴鼻、浴面、擦身、擦胸等。(作者系:江苏省建湖县中医院中医)

更多中药材
  • 打呼噜是一种疾病,打呼噜比较多的是胖人,因为好多胖人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所以容易打呼噜。打呼噜就是我们睡觉时,坐着时气道是通畅的,躺着时腺样体盖住气道了,轻的话可以不管,但是重的话,我们医学上叫睡眠障碍综合征,严重的人睡觉的时候都能憋醒......
  • 中药太苦加点糖?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但是很多儿童还是忍不住那个苦味,喝几口就吐掉。因此很多妈妈在给孩子煎煮中药时,怕味太苦会在汤里放很多白糖。其实主要是不能甜蜜蜜的,因为使用蔗糖有一定的禁忌范围,对于正在服用化湿理气的中药时,加糖反而会对......
  • 因为我们中医治病讲究六经辩证,对某些经络有问题的疾病,我们可以使一些引经药物,使得这个药物达到我们针对的经络效果更好一点。一般的老中医开化药药引,大枣啊,生姜,还有葱白。这个生姜呢,主要是一个可以佐治我们的方子中的寒凉的药物啊。大枣呢,其实......
  • 姜是我们生活中的常用调味剂,殊不知姜对于手脚冰凉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如果你手脚容易凉,不妨在做菜煲汤的时候多放点生姜,也可以用生姜煮水,如果没有糖尿病的话,还可以放些红糖与生姜一起煮,经常饮用可以起到缓解手脚冰凉的作用。还可以采用生姜1两+......
  • 一、脚气频发,体内湿气太重的时候,湿气容易聚集在身体的下部,湿气重的时候,体内的湿邪就常沿着经络下至足底的部位,从而引起脚气病。二、便溏如水,湿气重的人大便的形态一般都不正常,夹带一些没有消化的食物,有的烂软如泥,气味腥臭,排便不爽,容易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