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合理用药与不合理用药

    什么是合理用药?

    世界卫生组织1985年在内罗毕召开的合理用药专家会议上,把合理用药定义为:“合理用药要求患者接受的药物适合他们的临床需要、药物的剂量符合他们个体需要、疗程足够、药价对患者及其社区最为低廉。”。WHO1987年提出合理用药的标准是:

    (1)处方的药应为适宜的药物。

    (2)在适宜的时间,以公众能支付的价格保证药物供应。

    (3)正确地调剂处方。

    (4)以准确的剂量,正确的用法和疗程服用药物。

    (5)确保药物质量安全有效。

    目前尚无一个公认明确的合理用药定义。绝对合理的用药也是难以达到的,一般所指的合理用药只是相对的,当今比较公认的合理用药是应包含安全、有效、经济与适当这4个基本要素。

    合理用药要求的合理处方必须符合什么标准?

    合理用药的定义要求合理处方必须符合下列标准:

    (1)适当的适应症:处方药物的决定完全符合医学原理,并且该药物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2)适当的药物:药物的选择是基于疗效、安全、适宜性和价格的考虑。

    (3)适当的患者:患者无用药禁忌症、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最小、患者能接受该药。

    (4)适当的信息:给患者提供与其疾病和其处方的药物相关的、准确的、重要和清楚的信息。

    (5)适当的观察:应该恰当地观察可预期的和不可预期的药物作用。

    不合理用药会造成什么影响?

    不合理用药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1)药物治疗的质量下降,可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

    (2)医疗资源的浪费,可导致其他重要药物短缺并增加费用。

    (3)非预期用药风险的增加,如药物不良反应和耐药的增加。

    (4)助长患者认为有“万灵药”等不良心理影响,这将导致对药物需求的显著增长。

    造成不合理用药的因素主要包括哪些?

    很多原因可以导致不合理用药。另外,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以不同方法看待药物,也可以影响药物的使用。

    导致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动因可分为:来自患者的、来自处方医生的、来自工作地点的、来自包括生产厂家影响在内的药品供应系统的因素、来自法规的因素、来自药物的正确的、错误的信息因素,以及以上几种因素之和。

    (1)患者方面:错误的药物信息、信任被误导、不恰当要求。

    (2)医生方面:缺少教育和培训、角色不适当、缺少客观的药物信息、经验缺乏、药物疗效的认识被错误引导。

    (3)医疗机构方面:患者太多、开处方的压力、化验室能力不足、人手不足。

    (4)药物供应系统方面:不可靠的供应商、药品短缺、供应过期药物。

    (5)药品法规方面:处方药未正式注册、法规执行不力。

    (6)企业方面:推销活动、误导消费者。

    所有这些因素均受全球和所在国改革的影响。例如:原先在非洲国家频繁使用的注射给药方法,因害怕艾滋病而减少了使用。但有些国家,注射的使用率依然很高,原因在于医生想当然地认为注射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患者也总是希望尽可能地采用注射。

    常见的不合理处方主要有哪些形式?

    常见的不合理处方主要有下列表现形式:

    (1)使用药物而没有适应症。如对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使用抗生素。

    (2)在需要药物治疗时使用错误的药物。如对需要使用口服补盐液的儿童秋季腹泻使用四环素。

    (3)使用疗效可疑或未证实疗效的药物。如对急性腹泻使用肠蠕动抑制药物。

    (4)使用安全性不肯定的药物。如使用安乃近。

    (5)未能给予可供应的、安全有效的药物。如未能对麻疹和破伤风使用疫苗,未能对急性腹泻使用口服补盐液。

    (6)正确选择了药物,但给药方式、剂量及疗程不正确。如在可以使用口服制剂时却使用了注射或静脉滴注。

    (7)使用不必要的昂贵药物。如应使用一线、窄谱的抗生素时使用了三代或广谱抗生素。

更多中药材
  • 张英栋 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瞑眩,语出《尚书·说命》,曰“药不瞑眩,厥疾弗瘳”。瞑眩反应即疾病貌似加重的好转反应。瞑眩是一种疾病治疗或者自愈过程中的动象。动者属阳,相对于静止不动、处于相持状态的人体疾病状态来说,这是由阴转阳的佳兆。对于......
  • 疱疹性口炎是以口腔内出现单个或成簇小疱疹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口腔炎症。多见于1~3岁小儿,尤其在得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病后易感染该病,在卫生条件差的家庭和托儿所中易传播,无明显的季节性。本病中医学称之为“口疮”。病损仅在口唇两侧者,称“燕口疮......
  • 项仁海 黑龙江省绥滨县人民医院便秘是临床常见病,时医常以泻下剂治疗,其中不乏无效者。笔者侍诊冯世纶教授,见用大黄剂甚少,而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与当归芍药散合方甚多,临床疗效显著。崔某,女,49岁。2011年5月19日初诊。便秘25年余,前医用大......
  • 苏辉  安徽省亳州市观堂镇苏氏中医诊所陈某,女,34岁。2011年7月8日初诊。慢性肠炎病史1年余。曾用西药止泻剂、柳氮磺胺等药,泻止,但停药后3天症状如前。刻诊:肠鸣辘辘,泻如骛溏,日7~8次,便时腹部隐痛不休,食冷物或外受寒冷加重,伴纳......
  • 张红光 张微微 河南省汤阴县伏道乡西水磨湾村张国兴诊所“脑血管疾病”在中医上属“中风病”范畴,其本病发生的病因主要以内因为主,内虚为本,加以七情、饮食、劳倦等因素,以致肝风、肝火內动,或痰湿、瘀血内阻而发病。对于症见“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