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以科学的方法引导公众安全用药

    如果点击近期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热点词汇,非甾体类抗炎药应是首当其冲。这也是继“苏丹红”事件后,又一引起公众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而这些不断发生的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再次向相关部门提出了一个老课题——如何以科学的方法引导公众安全用药。

    以科学的方法引导公众安全用药,首先要做到宣传的准确性。凡事都应全面看待,准确把握,惟有如此才能让公众正确认识食品药品的安全性问题。因此,无论是监管部门还是社会媒体,都应先对事物进行科学的分析,在拥有足够并且准确的信息后,再向公众进行宣传,以免草木皆兵。此次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对非甾体类抗炎药的宣传就很客观,从科学的角度就此类药物的安全性问题告之公众——并不是所有使用者都会有危险。事实上,任何食物和药物,其本身都具有安全性问题,西红柿吃多了,其中的柿胶酸对身体还有害呢,关键是我们如何有效地控制。

    以科学的方法引导公众安全用药,其次要做到监管的统筹性。面对食品或药品安全性问题,监管部门既要想办法解决面临的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建立长效监管机制。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明确表示将分步骤监管非甾体类抗炎药,并重点对国内已批准上市的含非甾体成分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进行审评和完善,这就兼顾了当前和长远两个方面。我们希望相关部门通过苏丹红、“杀人”果冻等事件,以及关木通、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安全性问题意识到,安全监管不但需要重视市场检查、查处违法行为等治标性的工作,更需要重视生产及使用标准的制定、说明书的完善、非处方药的遴选等治本性的工作。

    以科学的方法引导公众安全用药,还要做到监测的前置性。不良反应监测滞后一直是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薄弱点,也正是这种滞后导致我们关于食品或药品的安全警报总是响在事件发生后,从而对突发性及群体性不良事件无法快速有效地做出反应。可以设想,如果监测部门早一天发现并预报苏丹红、非甾体类抗炎药的安全隐患,公众就能早一天远离风险。这其中,企业也具有对食品或药品进行监测的责任,而且企业的监测数据正是监管部门监测信息的主要来源。防患于未然,只有不断完善监测体系,提高监测水平,我们才能及时为公众提供食品药品的安全性信息,从而引导公众安全用药。

更多中药材
  • 教大家一个方法,用30到50克黄芪加适量的水,用黄芪煮出来的水再用来煮大米,黄芪是大补元气的中药,它能补气,所谓气呢,是一种能量,气不足的时候啊,就疲劳,耐力差,我们用这样的一个黄芪水煮粥煮饭,连着吃一周,一般气虚的人就会感觉有改善。......
  • 当我们身体得了风寒感冒的时候,千万别再喝冷水!《灵枢》记载,“形寒,寒饮则伤肺”,就是说呢,身体受了风寒,再喝凉水,两韩共同侵袭,就会损伤肺脏。......
  • 夏季感冒与其他季节不同,夏季呢,天气湿热,我们又喜欢在空调房里面吃西瓜、冰棍,这个时候容易形成外感风寒夹湿证。有个治疗暑湿感冒的方剂叫香薷散,出自《温病条辨》香薷九克,白扁豆、厚朴各六克煎煮。此方呢,在治疗暑热的同时,还能兼顾脾胃,祛脾胃之......
  • 所谓病从口入,戊肝病毒会通过被污染的饮用水、肉类、海鲜、蔬菜、水果等直接或间接的经消化道传播。大多数人呢,被感染后会出现恶心、疲劳、胃口不好、黄疸等症状。不干呢是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其次它还会通过接触母婴血液等进行传播。而戊肝目......
  • 近期多地疫情高发,很多人呢都在家居家隔离两周,甚至更长时间,这个有些人就开始睡眠逐渐不规律了,白天睡,晚上呢熬夜,要么追剧,要么打游戏,有些朋友问我呢,这算不算熬夜啊,这个睡眠时间也够啊,我也没有整天都不睡,我要告诉大家,这也是熬夜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