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医证素与肾功能关系研究获新进展

    中医证候实质研究是目前中医、中西医结合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长期以来,中医对中医证候实质研究已积累了一定经验,但对于中医证素(辨证要素)实质的研究目前尚未见大量报道,本课题立足于中医证素与现代理化指标(主要是血液肾功能指标)两者间的关系,探讨中医证素与肾功能之间的关系,可以为中医辨证客观微观化研究和中医证素实质的研究提供更可靠的依据,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临床资料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方法,调查某体检中心健康体检人员(排除患有严重心、肝、肾及造血系统疾病者)245人,男125人,女130人,年龄在43.77±13.32岁之间。采用问卷调查,由统一培训的专业人员和体检中心医生发放表格,为了使问卷内容更具准确性,在观察对象答卷时,培训人员做现场指导,适当时间进行中医四诊采集信息。

    方法

    清晨空腹采静脉血3ml,测量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及血尿素氮与肌酐比值。设计统一科研调查表,为每一例观察对象建立档案。根据湖南中医学院朱文峰教授主编的《中医主症鉴别诊断学》600例常见症状制成,其中每一症状均分为四级,以各证素积分和阈值法确定证候及各个辨证要素的权重。

    辨证方法

    在四诊基础上,按中医方法进行辨证,为了使辨证更具客观性,尽可能减少人为因素干扰,参照“600常见症状的辨证意义”,进行辨证要素积分。各辨证要素的诊断确定,以100作为通用阈值,各症状对各辨证要素贡献度之和达到或超过100时,即可诊断为这些辨证要素。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上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的比较用x2检验。

    结果

    1.证素肾与其他证素之间的相关性 经检验,肾与热、阳浮、阳亢、风寒、气逆显著正相关;与脾、暑、气滞、神、胸膈、气陷、经络、心、寒、动血、动风、血虚、痹、肝、津亏、阳虚、阴虚、精亏、眼非常显著正相关。

    2.各个证素与肾功能的相关性

    经检验,尿素氮与寒、饮显著负相关(P<0.05);肌酐与饮显著正相关(P>0.05),与气虚、亡脱显著负相关(P<0.05),与鼻非常显著负相关(P<0.01);尿酸与肝、血瘀、阴虚、阳亢、胃、肺、少腹、气逆显著负相关(P<0.05),与气滞、气虚、血虚、肠非常显著负相关(P<0.01);尿素氮与肌酐比值与热、阴虚、阳亢显著负相关(P<0.05)。

    讨论

    证素是组成证候的病理因素,抓住证素,即寻求证候的共性因素在中医辨证中尤为重要。证素是由朱文峰教授创立的一门新型辨证体系,他在研究中医辨证思维原理和基本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对症状、体征的整理,总结出辨证的62项基本内容——辨证要素,采用积分的方法由辨证要素组成规范证名,来确定证型,证素主要包括病位,病性。血液生化检查是临床上很常用的一个指标,我们选取肾功能这一指标的测定,探索其与中医证素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客观准确诊断疾病提供依据。

    1.中医证素与肾功能之间存在相关性

    研究结果表明,尿素氮与寒、饮相关;肌酐与饮、气虚、亡脱、鼻相关;尿酸与肝、血瘀、阴虚、阳亢、胃、肺、少腹、气逆、气滞、气虚、血虚、肠相关;尿素氮与肌酐比值与热、阴虚、阳亢相关。在急、慢性肾病中,尤其是慢性肾功能衰竭中,肾功能的异常是其形成的病理学基础,机体的这一变化也是其中医证型形成的机理。一般认为,中医证型与肾功能的水平有关。在以往的研究中,一般只是说明慢性肾病中,尤其以慢性肾功能衰竭为多,中医证型与肾功能的水平有关。本研究进一步阐明了正常人群中,中医证素与肾功能的相关性。

    2.中医证素肾与肾功能的关系

    研究证实,中医证素肾与现代医学肾功能之间不存在相关性。血液肾功能指标的检查是反应肾功能状态的重要的客观指标,但是和中医病位肾并不关联。这是肾在传统医学、现代医学中的不同内涵所决定的。中医学认为,肾是一个系统,主要强调的是功能;现代医学从解剖上认识肾,肾就是一个形质的泌尿器官。现代医学肾功能的检查只是反应了肾这一形质的功能,不能反应中医学所讲“肾”的基本情况。以往的研究中也证实了这一点,肾虚不等于肾功能异常。

    3.与肾功能相关的证素之间也是相互关联的

    我们把这些证素分成两类,一类为病位,一类则是病性;病位包括鼻、胃、肺、肠、少腹,病性包括寒、饮、气虚、亡脱、血瘀、阴虚、阳亢、气逆、气滞、血虚、热相关。传统医学认为,气的本源是由先天之精气、水谷之精气和自然界的清气三者结合而成,气异常时,出现气虚、气逆、气滞等基本证型。本研究中发现气与肾功能是密切相关的,为气的实质及其气基本证候的病理研究提供客观依据。在几个相关的病位中,与现代医学中肾功能几项指标的生成代谢理论是基本符合。现代医学认为,尿素氮是体内氨的主要代谢产物,主要通过血流经肾小球滤过后随尿液排出体外。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主要(约占2/3)由肾脏排泄,其余经肠道、皮肤、头发等排出体外。内生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肌酐是小分子物质,可通过肾小球滤过,在肾小管内很少吸收,每日体内产生的肌酐,几乎全部随尿排出。

    4.与肾功能相关的证素与证素肾是相关的,反映了肾的基本证型

    研究结果表明,肾与阴虚、阳虚、寒、饮、气虚密切相关,这与中医诊断学中肾的基本证型是一致的。寒、饮是机体阳虚的病理产物,而机体阳虚一般最终都会侵袭肾阳。由此我们可以以证素肾为连接点将中医证素与现代医学血液肾功能检查紧密连接。

    中医证素和现代医学肾功能是相关的,由于现代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重视,肾功能检查方便易行,而且易为病人所接受,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医辨证客观微观化研究和中医证素实质的研究提供了更可靠的依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更多中药材
  • 很多人怕冷,手脚冰凉,在中医体质学说上称为阳虚体质。阳虚体质就是阳气不足,体内产生的热量不够,阳气不够自然就会出现怕冷的状态。这种体质的人,女性多于男性,年轻人更多一些。艾灸借助灸火的温和热力和药物的作用,腧穴的功能,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
  • 例如清淡饮食就是水煮青菜,荤腥不吃、油盐不进等极端做法,非但不利于营养均衡,还会导致体质下降,让人更容易被疾病侵扰。清淡饮食的一个标准是少油、少糖、少盐忌重口味,以及尽可能多的采用蒸的方式烹饪。......
  • 夏天湿气重,气候是一个大因素,为什么很多人一直去湿,湿气还源源不断呢?甚至在干燥的秋季也是湿气满满。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脾胃比较弱,运化能力不足,很多食物进入身体没有变成气血精液,而是变成痰湿。所以对于脾虚的人而言,在祛湿的同时还要健脾......
  • 预防湿气加重,这三种食物一定要少吃。一、甘味的食物。干入脾,虽然能补脾益气,但同时也会助湿。因此,甘甜的食物、含糖量高、含淀粉类多的食物要少吃,比如桔子、葡萄、菠萝等,还有山药、红薯等健康食材也要注意吃法和适量使用。二、生冷的食物。天气逐渐......
  • 日常饮食要根据体质掌握好大方向,比如寒性体质要多吃温性和平性的食物,那么是不是虚寒体质都不能吃凉性的食材呢?不能这么绝对,可以适量吃一点应季的食材来调和气候对于身体的影响。比如夏天吃点空心菜,冬瓜,丝瓜清热解毒,可以加入生姜,蒜甚至胡椒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