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山茱萸图谱

    【药名】:山茱萸

    【拼音】:SHANZHUYU【英文名】:Common Macrocarpium Fruit【来源】:为双子叶植物药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功效】:补肝肾,涩精气,固虚脱。【主治】:治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痿,遗精,小便频数,肝虚寒热,虚汗不止,心摇脉散。【性味归经】:酸,微温。①《本经》:“味酸,平。”②《吴普本草》:“神农、黄帝、雷公、扁鹊:酸,无毒。岐伯,辛。”③《别录》:“微温,无毒。”④《药性论》:“味咸辛,大热。”入肝、肾经。①《汤液本草》:“入足厥阴、少阴经。”②《药品化义》:“入肝、心、肾三经。”③《本草经解》:“入手太阴肺经、足厥阴肝经。”【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用药忌宜】:凡命门火炽,强阳不痿,素有湿热,小便淋涩者忌服。《本草经集注》:“蓼实为之使。恶桔梗、防风、防己。”

    【别名】:蜀枣(《本经》)、鬾实、鼠矢、鸡足(《吴普本草》)、山萸肉(《小儿药证直诀》)、实枣儿(《救荒本草》)、肉枣(《纲目》)、枣皮(《会约医镜》)、萸肉(《医学衷中参西录》)、药枣(《四川中药志》)【处方名】:萸肉、芋肉、于肉、山萸肉、生山萸肉、酒山萸、炙山萸、蒸山萸、枣皮等生山萸肉为原药剥取果肉生用入药者。处方中写萸肉、芋肉、于肉、山萸肉、枣皮均指蒸山萸肉。蒸山萸肉又名制山萸肉、制山萸、制萸肉、蒸山萸、蒸萸肉。为生山萸肉置笼内蒸至紫褐色再晒干入药者。补肝肾功效增强。酒山萸又名酒萸肉、炙山萸、炙萸肉。为生药用黄酒拌匀,装入容器中密封,隔水炖至酒吸尽,取出晾干入药者。【商品名】:杭萸肉:为产于浙江杭州一带者。皮肉厚,色鲜艳,味酸浓,品质最优,为地道药材。山茱萸:又名山萸。为各地所产萸肉的统称。以皮肉肥厚、色红油润、酸味浓、干燥无核、洁净者为佳。【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陕西、河南、山西、山东、安徽、浙江、四川等地。产浙江、河南、安徽、陕西、山西、四川等地。【药材的采收与储藏】:10~11月间果实成熟变红后采摘,采后除去枝梗和果柄,用文火烘焙,冷后,取下果肉,再晒干或用文火烘干。宜放置阴暗干燥处,以防霉蛀变质。【拉丁名】:药材Fructus Corni原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

    Et

    Zucc.【炮制方法】:山萸肉:洗净,除去果核及杂质,晒干。酒山萸:取净山萸肉,用黄酒拌匀,密封容器内,置水锅中,隔水加热,炖至酒吸尽,取出,晾干(山萸肉每100斤,用黄酒20~25 斤)。蒸山萸:取净山萸肉,置笼屉内加热蒸黑为度,取出,晒干。【考 证】:出自《神农本草经》

    ①《雷公炮炙论》:“凡使勿用雀儿苏,真似山茱萸,只是核八棱,不入药用。”“山茱萸核能滑精。”②陶弘景:“山茱萸出近道诸山中。大树子、初熟未干,赤色如胡颓子,亦可噉。既干,皮甚薄,当以合核为用尔。”【生药材鉴定】:肉质果皮破裂皱缩,不完整或呈扁筒状,长约1.5厘米,宽约0.5厘米。新货表面为紫红色,陈久看则多为紫黑色,有光泽,基部有时可见果柄痕,顶端有一圆形宿萼痕迹。质柔润不易碎。无臭,味酸而涩苦。以无核、皮肉肥厚、色红油润者佳。显微鉴定: 粉末:淡紫色。①果皮表皮细胞淡橙黄色。表面观多角形或稍延长,胞间层不清晰,直径16~27 μm,长至38μm,垂周壁略呈连珠状增厚,表面有颗粒状角质增厚;断面观扁方形,壁薄或增厚,角质层厚6~8μm,且呈脊状伸入到径向壁。②石细胞存在于橙棕色中果皮组织中,卵圆形、圆三角形、类方形、纺锤形、长方形,直径16~70μm,长约至170μm,壁厚3~14μm,纹孔较密,孔沟明显,胞腔大,有的含淡棕色物。③草酸钙簇晶存在于中果皮,直径8~32μm。④纤维少数,细长或较粗短,通常集成束,长155~504μm,直径18~25μm,壁厚至8μm,木化,纹孔点状或人字形。此外,有菊糖、导管及内果皮细胞等。本品以干燥、无核、果肉厚、色红、柔润者为佳。【中药化学成分】:果实含山茱萸甙(Cornin即马鞭草甙Verbe-nalin)、皂甙、鞣质、熊果酸(Ursolic

    acid)、没食子酸、苹果酸、酒石酸及维生素A。种子的脂肪油中有棕榈酸、油酸及亚油酸等。果实含莫罗忍冬甙(morroniside)、7-O-甲基莫罗忍冬甙(7-O-methylmorroniside)、当药甙(sweroside)及番木鳖甙(loganin)。此外,含熊果酸(ursolic acid)、酒石酸、苹果酸、没食子酸(gallic acid)、维生素A及约13%的皂甙。另报道含山茱萸鞣质 (cornustannins)1,2,3。近又分得双环烯醚萜甙化合物山茱萸新甙(cornuside)。果核含β- 谷甾醇、白桦脂酸、熊果酸、没食子酸甲酯、没食子酸等。种子含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 和熊果酸。【中药化学鉴定】:薄层层析:取本品粉末约1g,加乙醚回流脱脂2h,再用石油醚(60~90℃)回流提取 4h,提取液回收溶剂后,用氯仿-无水乙醇(1:1)混合溶剂溶解供点样。另取熊果酸对照品,用氯仿-无水乙醇(1:1)混合溶剂制成对照品溶液。将两溶液分别点样在同一硅胶G薄层反上,以环已烷-氯仿-醋酸乙酯(20:5:8)展开,晾干,喷10%硫酸乙醇试剂,110℃烘5min显色,供试品溶液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同位置,有相同紫红色斑点。

更多中药材
  • 随着人们对中医越来越重视,中医减肥也流行起来了。吃什么中药可以减肥就成了减肥人群关注的话题。可以减肥的中药有很多,但是我们都不敢轻易饮用。哪一种效果好副作用又不大最健康呢?下面就一起来和小编学习什么中药减肥让你瘦得更快吧!爱美的你一定要来看......
  • 中医与中华民族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千百年来,中医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与西医相比,对许多疾病具有独到见解、独特治疗方法和确切疗效。那么,患何种疾病该看中医呢?慢性疾病中医的指导思想为整体观念,擅长于辨证论治,诊疗时特别注意脏腑间的相互关系,......
  • 每一年的四五月份,在我国的中南部的山区,会有各种明艳的鲜花开放,有一种花,带着嫩嫩的红也会开遍漫山遍野,它就是满山红,由于满山红对于土壤和外界要求不高,更因为它特度的药用价值,满山红被广泛种植,是一种具有园艺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并存的植物,满......
  • 满山红一听名字就知道,一开花开季节,一定红得漫山遍野,在贵州毕节黔西,就是满山红之乡,满山红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中药材,也被称之为映山红、靠山红等等,属于杜鹃花科植物中的一种,喜阳光,土壤及空气润的环境中生长较良好,满山红是落叶灌木,高1-4......
  • 地锦草,是一种非常有名的中医药材。地锦草,一般是一年两熟,在夏天或者是秋天的时候人们就可以收获了。地锦草的外貌并没有多么出众和好看,只是一般的普通的绿色的植株。地锦草的药用价值是非常的高的,可是大家好像并不知道地锦草的药用价值有什么。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