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含马兜铃酸中药毒性作用机理阐明

    历时4年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专项课题“含马兜铃酸中药安全性研究”,日前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广安门医院,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和天津中医学院完成,并顺利通过了专家组验收。

    在上个世纪末期,关木通、广防己及其相关制剂引起肾功能衰竭的事件,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高度重视,导致美欧国家先后禁止或限制含关木通、广防己在内的十几种中草药和中成药的进口。这种情况引起了我国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及科研机构的高度重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就此设立重大专项,开展对含马兜铃酸中药安全性研究。

    科研人员在文献研究中发现,尽管早在1964年国内就有关木通导致急性肾衰竭的报道,但1995版以前的各版《中国药典》对两药的毒性均无任何提示,2000年版《中国药典》也只标明关木通“有毒”,对广防己的毒性仍然只字未提。同时发现,关木通最早出现于1963年版《中国药典》,历代本草中均无记载,可以认为关木通是近现代出现的品种。1935在陈存仁的《中国药学大辞典》中出现了关木通,推测其当时已在全国流通。至20世纪40年代,关木通在全国已成为主流商品。现在使用的广防己同样在历代本草中没有记载。清代《阳春县志》、《恩平县志》被认为是广防己的最早记载。《药物出产辩》表明广防己于20世纪30年代已在全国流通。

    在药学研究、毒理学研究及毒代动力学研究中,科研人员通过对大鼠的毒理实验和227例含马兜铃酸中药肾损害患者的临床观察,提出关木通和广防己提取物(AA1)毒性作用靶器官首先累及肾脏和泌尿系统,其毒特点为慢性蓄积性,肾脏病理损害过程为急性肾功能损害-肾小管功能损害-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尿β-微球蛋白可以作为肾小管功能早期损害的参考指标;马兜铃酸可通过血脑屏障在脑组织中蓄积。广防己引起的急性肾损害主要表现为急性肾小管坏死。阐明了关木通和广防己以及龙胆泻肝丸等毒性作用机理,并对中毒剂量给出较准确数据。

    专家组认为,该项研究率先在国内对关木通和广防己以及龙胆泻肝丸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明确了含马兜铃酸中药慢性中毒特征为慢性蓄积性中毒,其靶器官首先累及肾脏;慢性马兜铃酸肾脏病理变化特征主要为寡细胞性慢性间质纤维化。研究者以分不同剂量给予大鼠灌胃,复制出急性肾功能损害及慢性肾间质纤维化的病理发展过程,对指导其他含马兜铃酸中药或马兜铃酸的毒性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临床了解含马兜铃酸中药中毒过程和作用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此外,研究者还进行了广防己马兜铃酸提取物的毒代动力学研究,揭示了广防己所含马兜铃酸体内代谢过程与其他药物代谢的不同规律,发现马兜铃酸及其代谢物在肾、肺等组织具有明显蓄积作用。

    专家认为,课题总体研究水平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研究人员进行的基础研究和回顾性的临床研究结果,对有关部门对含马兜铃酸中药以及制剂采取相关的管理政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更多中药材
  • 晚期肝癌中药治疗中中药能够有效的控制症状,既能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使患者能够更好的接受治疗,也能够彻底的控制症状,中医个体化处方治疗中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在肝癌晚期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肝癌晚期腹水治疗具有平衡水盐代谢,促进潴留水液......
  • 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该病在临床上的死亡率较高,仅次于胃癌和食道癌,肝癌在早期的症状并不是很明显,所以当人们发现它的时候已经到了中晚期了。这时肝癌的治疗难度相对较大,但是患者也不可放弃,一定要积极治疗。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肝癌到了中期有......
  • (1)楝邪金汤组成:八月札15克,川楝子9克,大腹皮15克,桔皮12克,桔叶12克,枳壳9克,木香9克,佛手片6克,郁金12克,莱菔子12克。加减:湿热内蕴加蒲公英、垂盆草、白花蛇苦草、由基黄、茵陈、山栀、黄芩、黄连、石上柏、大青叶、板蓝根......
  • (1)气滞血瘀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消积。处方:柴胡、黄芩、白芍、郁金、桃仁、?虫、白术、大黄、由三七(先煎)各10克,莪术15克,半枝莲、鳖甲(先煎)各30克。加减:有尿赤便秘等热象加七叶一枝花、白花蛇舌草、龙葵;伴苔腻、脉弦滑或濡,胸闷恶......
  • 1、辨证论治(1)肝郁气滞主症:胸腹痞满,食后胀闷更甚,易怒易躁、胃纳差、呃逆、恶心、乏力。舌苔黄腻,脉弦。治则:疏肝理气,和胃解毒。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2)气滞血瘀主症:两胁胀痛或刺痛,腹部结块,推之不移,胸闷腹胀,纳呆乏力。舌淡红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