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健脾益胃类中成药

    脾胃乃人体中气之所在,中气来源于脾胃饮食的摄纳和营养的吸收,是后天之本。昔胃的纳谷功能失常,脾的运化机能乏力,则气血化生不足,必然会出现一系列的营养失调,机体呈现虚弱症状。本类中成药旨在培补后天脾胃为主,使中气健旺,则周身皆得其养,便可延缓衰老。

    (1)人参精(《经验方》)。

    成分:人参。功能:补脾气,益肺气,生津安神,主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自汗暴脱、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症。用法:既可熬汤,又可制成口服液剂。

    (2)生脉散(《内外伤辨惑论》)。

    成分:人参、麦门冬、五味子。功能:益气生津,敛阴止汗,适用于气阴两伤形成的心悸气短、脉微虚汗、咽干舌燥及久咳伤肺、自汗;对于低血压或休克也有一定疗效。用法:有口服液、注射剂两种类型,口服液剂日服三次,每服10毫升;注射剂可以输液稀释5~10倍后,每次静脉滴注10毫升。

    (3)参芪精(《经验方》)。

    成分:人参、黄芪。功能:益气升阳,主治身体虚弱、食欲不振、疲劳过度、失眠及气血津液不足。用法:每服10毫升,日服一次,早饭前服用。

    (4)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成分:人参。白术、茯苓、干草、山药、白扁豆、莲子肉、薏苡仁、缩砂仁、桔梗。功能:补益脾胃,渗湿和中,适用于脾胃气虚引起的饮食不消、胸脘痞塞、或吐或泻、四肢无力、苔白腻。用法:散剂每服6克,水丸每服3~9克,日服1~2次,温开水送下。

    (5)大茯苓丸(《圣济总录》)。

    成分:白茯苓、茯神、大枣、肉桂、人参、白术、细辛、远志、石菖蒲、干姜、甘草。功能:补中益气,健脾散寒,主治五脏气逆、腹胀,吐逆食不下。用法:每服一丸,姜汤下或酒下。

    (6)神仙饵茯苓延年不老方(《普济方》)。

    成分:白茯苓、白菊花。功能:健脾利湿,清热明目,适用于脾虚便溏,头昏眼花。《普济方》云:“服此药百日颜色异,肌肤光泽,延年不老”。

更多中药材
  • 冬虫夏草呢是一种动植物复合体,它是目前中药当中最昂贵的药品之一,味甘性温,可以补肾益肺,止血化痰。在过去呢,这个药主要是用来治疗肺结核,久咳不愈,咯痰咳血,现在呢,还经常用于治疗各种慢性的肺病,慢性肾衰以及男性遗精、虚劳、性能减退等疾病。......
  • 很多人大腿内侧腹股沟这个地方会有潮湿瘙痒、脱屑、红斑、还可能会有糜烂、渗液等等。时间长了还会留下色素沉着,那么这种病叫股癣,和真菌感染有关系,可以用抗真菌的药物去外用。糜烂渗液的,还可以用一些清热燥湿杀虫的中药煎液啊熏洗涂擦。在男科当中呢,......
  • 遗精指的是在睡眠当中发生的不自主的射精,尤其是在青少年当中非常的多见,有人问这算不算一种病,正常人在婚后啊,一般是不会出现这个症状,在青壮年时期偶发的已经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说发作的频率非常的高,比如说每个月可能都会有好几次,甚至每周......
  • 首先啊,在喝药的时候,不管是西药还是中药,一般情况下我们是不建议喝酒的,最主要的原因呢,是很多的药物会和酒精产生相互作用,影响到治疗啊,影响到药物的疗效,有些呢,还会发生一些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第二个原因呢,酒本身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很多负面影......
  • 就是来月经的时候,出现大便溏稀,大便次数多等这种情况,这个我们中医上讲叫做经前腹泻。这种情况往往是由于脾气虚或者是一个肾阳虚造成的。这个我们可以在月经期用热水或者是暖宝宝来ç进行热敷,热敷的原因呢,第一个可以驱散让我们体内的寒气,温暖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