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滋阴除湿汤

    [组成]生地30克,元参10克,丹参15克,当归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地肤子10克,蛇床子10克。

    [功效]滋阴养血,除湿润燥。

    [主治]慢性湿疹、亚急性湿疹、脂溢性皮炎,异位性皮炎反复发作者。

    [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方解]慢性湿疹多由急性湿疹反复发作转化而来,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甚为复杂。年高体弱者,精血渐衰,加之渗水日久,伤阴耗血,遂更致阴虚。阴虚为本,理当滋阴培本扶正,但纯用滋阴则有助湿为重浊有质之邪,性粘腻,湿邪偏盛,蕴郁肌肤,则发而为湿疹。邪盛为标,理当得湿治标祛邪,但继用利湿则有伤阴伐正之忧,本病辨证属阴虚湿恋之证,故治拟滋阴除湿之法,滋阴扶正可以抵邪外出,除湿祛邪亦有利于正复,故滋阴除湿,并用不悖,使湿去阴复,病安而愈。方中以生地、元参、丹参、当归滋阴养血和营,补阴血之不足,防渗利诸药之伤阴;茯苓、泽觉泻利湿健脾,祛湿邪之有余,制滋补诸品之腻滞,使湿去而无伤阴之弊,阴复而无助湿之嫌;白藓皮、祛湿止痒,合而为剂,有滋阴养血,祛湿止痒功能。故慢性湿疹,证属阴虚湿恋者,用之每收显效。

    [按语]凡由于渗液日久,阴伤血耗,皮肤干燥,脱屑发痒,舌红少苔,或舌淡苔光等证属阴虚湿恋者,均可投用本方。

    [典型病例]赵某,男,年近八旬。

    双膝下至足背泛起湿疹6年余,反复发作,皮肤呈黯褐色,表面粗糙,覆有干痂皱皮,下腿紧胀刺痒,搔痒处糜烂渗水。某医院诊为慢性湿疹,经中西药调治,疗效不显。初诊时,自述刺痒难忍,反复搔抓,糜烂渗水增加,结痂连片,干燥脱落,此起彼伏,痛苦异常,伴有咽干口渴,大便干、舌红苔薄黄、脉沉滑。诸症杂沓粉纭,虚实相兼,然以热诸症较为突出。初予龙胆泻肝汤化裁以清热利湿,外用生地榆、黄柏水煎温敷患处。5日后复诊,诸症同前。虑其热久羁,非数日所能清利,仍投原方内服外敷,续用10日。三诊:诸症仍有增无减,口燥便干,痂皮脱落更甚。患处湿敷,敷则渗水止,停则水湿出,刺痒难忍,夜不能寐。利湿而湿不除,清热而热反甚。治不中的,必有因未审。细观察其形赢体弱,肌肤干燥失润,虽口咽干燥但饮水不多,舌红绛少津,脉沉滑细无力。辨证为阴虚于内,湿盛于外,本虚标实之证,法当滋阴除湿。处方:生地30克,当归12克,丹参15克,玄参12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白藓皮10克,蛇床子10克,水煎服,每日1剂。7日后复诊,咽干口燥好转,刺痒稍减。效不更方,连服半月,瘙痒明显减轻,夜卧转安,患处糜烂渐收,大片痂皮脱落,唯肤色变化较慢。遂在原方基础上加红花、牛膝、黄柏以活血化瘀,清利湿热;酌配砂仁、x29711d理气调胃,而生地、玄参久用滞脾碍胃之弊。坚持治疗半年多,基本治愈;双下肢皮肤恢复正常,唯色素沉着未去。

    朱 仁 康,字 行 健,男,1908年7月 出 生,祖 籍 江 苏 无 锡,早 年 从 其 兄 长 及 江 南 外 科 名 医 章 治 康 先 生 学 医,1952年 到 上 海 市 青 海 路 公 费 医 疗 门 诊 部 任 外 科 医 生,1956年 由 卫 生 部 选 调 至 中 医 研 究 院 工 作。于1956年5月 应 聘 在 西 苑 医 院,任 中 医 外 科 主 任,亦 称 疮 疡 外 科。1963年 合 并 入 广 安 门 医 院 外 科 研 究 所。现 任 广 安 门 医 院 皮 肤 科主 任 医 师,硕 士 研 究 生 导 师。皮 肤 病 之 中 以 红、肿、热、痒 等 炎 症 表 现 者 居 多。他 根 据 卫 之 后 方 言 气,营 之 后 方 言 血 的 温 病 学 说,同 有 热 证 表 现 的 疾 病,把 其 共 同 点 归 纳 为“在 卫 汗 之,到 气 清 气,透 热 转 气,凉 血 散 血”四 大 治 法,并 对 银 翘 散、白 虎 汤、清 营 汤、犀 角 地 黄 汤、竹 叶 石 膏 汤 等 综 合 分 析,撷 其 要 领,创 制 皮 炎 汤,对 药 物 性 皮 炎、接 触 性 皮 炎、日 光 性 皮 炎、过 敏 性 皮 炎 等 多 种 急 性 皮 肤 病 症 有 卓 效。皮 肤 病 疑 难 痼 疾 甚 多,银 屑 病 便 是 其 中 之 一。由 于 迁 延 难 愈,常 可 复 发,而 不 易 根 除,受 国 内 外 皮 肤 科 工 作 者 重 视。西 医 治 疗 本 病 常 用 抗 癌 药 物 治 疗 而 获 效,但 毒 副 作 用 较 大,又 易 复 发。他 自1972年 对 本 病 进 行 观 察 治 疗,选 用 有 抗 癌 药 理 作 用 的 中 草 药,结 合 中 医 辨 证 论 治 的 特 点,先 后 制 成 汤 剂、片 剂、丸 剂、注 射 剂 等 剂 型,治 疗 结 果 以 汤 剂 为 好,创 制 成 克 银 方。1981年 发 表“克 银 方 治 疗 银 屑 病 的 研 究”(附108例 疗 效 观 察),分 为 血 热 风 燥、血 虚 风 燥 两 型,总 有 效 率 达94.9%。1983年 精 简 用 药,完 成“克 银 方 治 疗 银 屑 病 的 临 床 研 究 进 展”一 文,当 时 这 项 研 究 成 果 在 国 内 外 处 于 领 先 地 位,被 评 为 卫 生 部 甲 级 成 果 奖。1978年 前 后,在 其 他 同 志 协 助 下,开 始 整 理 自 己40年 的 临 床 经 验,1979年《朱 仁 康 临 床 经 验 集》问 世。1985年 主 编《中 医 外 科 学》,充 实 了 当 代 外 科 临 床 成 就 和 科 研 成 果,反 映 了 当 代 中 医 外 科 的 学 术 水 平。

    1982年 他 与 吉 林 大 学 合 作,将 治 疗 湿 疹、皮 炎 的 经 验 输 入 电 子 计 算 机,制 成 朱 仁 康 诊 疗 系 统 中 医 专 家--E.R.K--82,在 日 本 国 际 科 技 博 览 会 上 展 出,受 到 好 评。

    自1978年 以 来,带 过 研 究 生、进 修 生 数 十 人。1985年 荣 获 世 界 文 化 理 事 会 颁 发 的“阿 尔 伯 特?爱 因 斯 坦”世 界 科 学 奖 状。

更多中药材
  • 急性脊髓炎又称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是非特异性炎症引起脊髓白质脱髓鞘病变或坏死,导致急性横贯性脊髓损害。多发生在感染之后,炎症常累及几个脊髓节段的灰白质及其周围的脊膜,并以胸髓最易受侵。本病有三大临床特点:病损水平以下的肢体瘫痪;传导束性感觉障......
  •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刘某,女,32岁。2009年7月9日初诊。半月来,经常恶心,吐涎沫,经医院诊断为神经性呕吐,服中西药未果。观其精神萎顿,面黄,就诊中干呕连连。舌淡,苔白,六脉沉细。治以温中和胃,降逆止呕。立方半夏干姜散:半夏10克......
  •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膏方制备,“开路药”已服,脾胃功能得调,即可服用膏方。服膏调养当要遵医服用,如果医嘱不详、服法不当,膏方的疗效也会大打折扣。服用膏方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服膏季节 一般来说,服用膏方多在冬至即“一九”开始,至“九九”结......
  • “邹润安论柴胡”作者为四川自贡怡康中医诊所王昆文。《本经》谓柴胡“味苦,平,主心腹,去肠胃中积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出新”。在《伤寒杂病论》中,组成含柴胡的经方共9个,而且至今仍是临床常用方,其中最著名的有大、小柴胡汤,四逆散,鳖甲煎......
  • 急性肝功能衰竭系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大量肝细胞坏死,或肝细胞内细胞器严重功能障碍,致短期内进展至肝性脑病的一种综合征。病情凶险,发病后12~24小时发生黄疸,2~4天后昏迷,并有出血倾向,见于暴发性病毒性肝炎、对乙酰氨基酚中毒、氟烷麻醉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