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宁心复律汤

    组成:人参9克(另煎兑入),麦冬15克,五味子9克,桂枝6-9克,赤白芍各6-9克,丹参30克,甘草9克,生龙牡各25克(先煎),琥珀3-6克(研冲)。

    功能:双补气阴,调和阴阳,活血通络,安神定悸,通顺血脉,调整心律。

    主治:心律失常(包括心动过速、窦性心律不齐、过早搏动、心房颤动、房室传导阻滞等情况)。本方随证加减可以通治心悸、怔忡、虚劳等病属虚实夹杂以虚为主的种种心律失常,包括气血阴阳偏虚夹气、夹痰、夹瘀、夹寒、夹火各证型。

    用法:水煎分二次服。

    加减运用:充分发挥本方辨证论治的高度灵活性,全在于随证加减,其法如下:阳气偏虚,见结代脉者,桂枝加至12-15克;阳虚明显,脉偏迟缓者,除桂枝加量外,再加附子9-12克、远志9-12克。如有可能阳复而气亢者,须再加磁石(先煎)25克以防之;血虚不寝、健忘,夜卧多梦者,酌加炒枣仁12克、柏子仁12克、桂圆肉12克、夜交藤30克;阴虚明显,口干咽燥,五心烦热,眩晕,盗汗,舌光红者,去桂枝、加生地30克、阿胶9克、百合30克、龟板15克、鳖甲15克;有明显热象者,去桂枝;脉促或过疾,经细审确有热象者,不仅去桂,还可加苦参18-30克、沙参30克、磁石(先煎)30-60克;脉促无力属虚阳浮越者,桂枝改肉桂,再加附子9-15克、熟地15-30克、菟丝子15克;心火上炎而烦热亢奋,眠少不安者,去桂枝,加生地15-30克、川连3-6克;兼胃家实便秘者再加大黄9克、黄芩6-9克;肥人夹痰而晕者,去白芍、五味子,加半夏9克、白术12克、天麻9克;血脂高者,加桃仁9克、红花9克。肝肿大者,再加大黄蛰虫丸每日3次,每次3克。

    典型病例:马某,男,59岁,干部。1989年5月29日初诊。患者自1988年初开始心悸,胸闷,气短,逐渐加重,到同年8月心电图诊断为冠心病合并频发早搏。后经中西药治疗,连续9个月,仍然频发早搏,心前区疼痛,遂来就诊。脉象弦细,舌下筋色紫黯,舌苔薄黄。证属心阳不宣,心脉瘀阻,用宁心复律汤加附子、桃仁、红花、降香、三七之属,调治一月而瘥,至今已一年另九个月早搏未复发。

更多中药材
  • 到了更年期的女性,一定要自己想开点儿,别总较真儿,保持心情舒畅。中医讲究一个情志,情绪不好是很伤血的,无论是心血还是肝血都受到一定影响,而血又用作濡养脏腑,同时脏腑的状态就决定了我们的情绪,所以总是情绪不好,会出现一个恶性循环。如果你总是特......
  • 一、气血虚,气血提供的动力不足,月经的时候气血下注冲任气血更虚,不足以供养头部,一般是经期或者经后头痛。另外伴有心悸气短,月经量少,舌淡质稀,舌淡苔薄等症状。二、阴虚阳亢,身体阴虚,经行则冲任阴血外泄,治肾阴更虚而肝阳旺,风阳上扰清窍引起头......
  • 一、肾气亏虚型,症状表现为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小便清肠、面色晦暗、舌淡苔薄、脉沉细。调理方法是:补肾填精,养血止痛。二、气血虚弱型,症状表现经期或者经后小腹隐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神疲乏力、......
  • 第一种是月经频发,如果月经周期短于21天,我们称为月经频发。第二种情况是月经稀发,如果月经周期超过35天,甚至几个月才来一次月经,我们成为月经稀发。第三种情况是阴道不规则出血,阴道流血没有规律性,可能发生在两次月经之间,也可能沥沥拉拉毫无时......
  • 第一个湿热型,它的表现呢我们看脸上长痘,油光满面,便秘或大便糖稀,舌头红,或者是舌苔发黄,这调理我们需要疏肝利胆,清热祛湿啊。第二种情况是痰湿型的,它是临床表现来看就是易胖体质,痰湿型这个类型一看就是个胖人体质,同时伴有四肢沉重,习惯躺着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