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补肾平喘汤

    组成:太子参30克,麦冬10克,陈皮10克,姜半夏10克,炒苏子15克,地龙15克,五味子10克,补骨脂10克,灵磁石30克,乌梅肉15克,胎盘6克,桃仁10克。

    功能:补肾益肺,平喘止咳化痰。

    主治:支气管哮喘,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

    加减运用:阴虚,加生地、玄参;阳虚,加制附块、肉桂;气虚,加黄芪、白术、玉竹;血虚加阿胶、当归;血瘀,加丹参、川芎、赤芍;心悸,加酸枣仁、生龙牡、柏子仁;浮肿,加茯苓、苡仁、车前子、葶苈子;喘甚,加洋金花、蛤蚧;咳甚,加瓜蒌仁、川贝母;发热,加柴胡、黄芩、生石膏、鱼腥草、银花、连翘。

    临床观察:应用本方治疗哮喘181例,其中西医诊断为支气管哮喘者73例,喘息性支气管炎108例,合并肺气肿133例。治疗前使用激素者42例,治疗后停服19例,减量7例;治疗前使用氨茶碱、舒喘灵者176例,治疗后停药65例,减量44例。在181例患者中,经治疗后临时控制36例(19.89%),显效40例(22.1%),有效79例43.65%,无效26例(14.36%),总有效率85.64%,其中显效以上占41.99%。

    附:谗超简介

    陈超,国家级老中医,著名中医内、儿科专家,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五百位师带徒名老中医之一。陈氏三代世医,又从师于名医,博采众长,中医理论造诣较深,临床经验丰富,从事科研、教学、临床工作五十余年,尤其对支气管哮喘进行了多年的临床研究,对数百例进行了总结,疗效达百分之90以上,受到患者的好评。

    主治范围:支气管哮喘、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心病、冠心病、风湿及风湿性关节炎,急、慢性胃炎、胃溃疡、精神分裂证、抑郁证、重症失眠、小儿感冒发烧、肺炎、气管炎、哮喘、厌食、慢性腹泻急、疑难杂症等有显著疗效。

    主要著作:在中医杂志等发表论文数十篇,并在“名医名方录”“中医人物荟萃”“中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集”等有陈氏的长篇理论和经验及名方。

更多中药材
  •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方药组成:炙黄芪20克,茯苓20克,木香15克,槟榔15克,干姜9克,焦白术20克,当归25克,砂仁18克,石斛20克,黄连9克,炙甘草9克,党参20克,炒杜仲15克,苏梗15克,青蒿15克,鹿茸9克,山药25克,......
  • 急性脊髓炎又称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是非特异性炎症引起脊髓白质脱髓鞘病变或坏死,导致急性横贯性脊髓损害。多发生在感染之后,炎症常累及几个脊髓节段的灰白质及其周围的脊膜,并以胸髓最易受侵。本病有三大临床特点:病损水平以下的肢体瘫痪;传导束性感觉障......
  •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刘某,女,32岁。2009年7月9日初诊。半月来,经常恶心,吐涎沫,经医院诊断为神经性呕吐,服中西药未果。观其精神萎顿,面黄,就诊中干呕连连。舌淡,苔白,六脉沉细。治以温中和胃,降逆止呕。立方半夏干姜散:半夏10克......
  •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膏方制备,“开路药”已服,脾胃功能得调,即可服用膏方。服膏调养当要遵医服用,如果医嘱不详、服法不当,膏方的疗效也会大打折扣。服用膏方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服膏季节 一般来说,服用膏方多在冬至即“一九”开始,至“九九”结......
  • “邹润安论柴胡”作者为四川自贡怡康中医诊所王昆文。《本经》谓柴胡“味苦,平,主心腹,去肠胃中积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出新”。在《伤寒杂病论》中,组成含柴胡的经方共9个,而且至今仍是临床常用方,其中最著名的有大、小柴胡汤,四逆散,鳖甲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