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加减归脾汤

    组成:党参15克,黄芪30克,阿胶15克(另烊化,分2次服),血余炭9克,白术9克,炒当归6克,远志9克,炒枣仁15克,棕榈炭30克,陈皮9克,甘草9克。

    功能:补脾摄血。

    主治:崩漏之脾虚型。症见阴道骤然下血或漏下不止,血色鲜红或浅淡,小腹胀痛,食少便溏,心慌气短,倦怠乏力,腰部酸痛,面色浮黄,舌淡苔薄,脉象细数等。

    用法:1.先将药物用冷水适量浸泡1小时,浸透后煎煮。首煎武火(温度较高),煎沸后文火(温度较低),煎20-25分钟。二煎武火煎沸后文火煎15-20分钟,煎好后两煎混匀,总量以250-300毫升为宜,每日服1剂,每剂分2次服用,早饭前及晚饭后1小时各温服1次。

    2.1日1剂,连服5-10剂为1个疗程,待至下次月经来潮时,原方如法再服1个疗程。

    加减运用:血色红、口干脉数者,加地榆炭30克;血色暗有块、舌有瘀点瘀斑、脉沉弦者,加三七粉6克(分二次另服);腹胀痛、两胁胀痛、舌质紫暗、脉弦者,加乌梅30克;头痛者,加荆芥炭9克;气短懒言、舌质淡、脉细弱者,减党参,加人参9克(另煎入);下血量多不止者,加醋30克配水煎。

    经验体会:本方系在宋·严用和《济生方》归脾汤的基础上加减而成。崩漏发生的机理,主要由于冲任损伤不能固摄所致。脾虚者补脾摄血,用加减归脾汤;血热者清热止血,用清热止血汤;气郁者疏肝解郁止血,用加减逍遥散;血瘀者化瘀止血,用加减逐瘀止崩汤;肾阳虚者温补肾阳佐以止血,用加减右归饮;肾阴虚者滋阴补肾佐以止血,用加味地黄汤。425例中,治愈者375例,治愈率为88.23%;有效者26例,总有效率为94.34%。其中脾虚型占223例。

更多中药材
  • 一、可以清热解毒,甘草在中药里有调和百药的作用,就是很多有毒的药物,吃的时候可以加以甘草来缓解毒性。二、清热,它可以祛痰止咳,像甘草合剂就是以甘草为主来提取的一些有效成分。三、缓急止痛,缓急止痛是针对一些肌肉痉挛性的疼痛,《芍药甘草汤》就可......
  • 黄芪补一身之气,因为我们补气的药除了黄芪之外也有不少,像白术也是补气的。那么至于说我们这个从中医的成方来讲,补气的那个成方是四君子,参苓术草,加起来就是补气的。只有一味黄芪也可以起到完全补气的作用,那么吃上之后呢,就是比如身体乏力啊这种表现......
  • 当归头止血,当归身养血,当归尾破血,全当归呢补血活血,所以日常补血养血,我们一般选用当归身或者全当归,所以说当归全身都是宝,但是当归补血我们一般要和补气的黄芪来搭配。因为中医讲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这样补血效果才能又快又好,比如著名的当归......
  • 黄连这味中药最主要的作用:第一个是清心火,所以我们经常多梦的人吃黄连可以清心火,黄连苦口利于病。第二个厚肠胃,所以我们经常说拉肚子时候吃黄连,对吧?还有我们有个药呢,叫交泰丸,就是一个黄连和一个肉桂,一个寒的,一个热的,一个往下走的,一个往......
  • 生三七是三七直接洗净切片晒干的三七,熟三七是生三七经过炒、蒸、炸等等的加工才能够得到。生三七偏于化瘀止血,消肿定痛。熟三七偏于滋补补气补血,止血化瘀的力量它就差一点,如果想用来补气血,同时又需要活血化瘀,那么就可以用熟三七,如果仅仅需要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