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恶性皮肤肿瘤

    恶性皮肤肿瘤常见皮肤恶性肿瘤1.原位癌1912年由鲍温(Bowen)氏首先报道,故又称鲍温氏病。是一种皮内鳞状细胞癌,属角化不良的癌前病变。临床表现:皮损初为浅褐色小斑片,以后逐渐长大,相互融合呈斑块状,常有灰黄或黑褐色厚痂,或表浅糜烂形成溃疡。多见于40岁以上患者。本病全身均可发生。组织病理:表皮角质增厚和角化不全,棘细胞增生,有大小形态不等异型细胞,胞核较大,染色不均,称为鲍温氏小体。

    2.基底细胞癌 又称基底细胞上皮瘤,是基底细胞恶性增殖所致,可能与日光及离子辐射损伤有关。临床表现:初为豆粒至扁豆大坚硬结节,表面有暗灰或黄褐色痂皮,癌组织潜伏其下。皮损继续发展形成溃疡,其特征是中央稍凹陷,周边略隆起呈堤状。指盖到硬币大小。多见于老年人,面部、鼻周围、眼眶周围多见。病程缓慢,一般不发生转移。组织病理:肿瘤来自基底细胞呈栅栏状排列,肿瘤与基质之间存有裂隙。

    3.鳞状细胞癌 又称棘细胞癌或表皮样癌。常在放射治疗、梅毒、慢性溃疡、烧伤瘢痕、日光性角化病、皮角及肉芽肿等皮肤损害基础上发生。临床表现:初为豆粒大坚硬结节,多呈红色,表面粗糙,典型的呈烂菜花状,破溃后形成溃疡,有恶臭。多见于50岁以上的男性。好发于头、面和颈部,易发生转移。组织病理:癌组织呈团块状或条索状,浸润真皮甚至皮下。

    4.恶性黑色素瘤 本病又称痣癌、黑素癌。体表的黑痣或色素性母斑,经长期刺激、不彻底治疗及活体检查等可诱发本病。临床表现:皮损初为黑色扁平或稍隆起的斑块,以后迅速增大,呈大小不等的乳头瘤样黑色结节或菜花状,可破溃形成溃疡,有黑色渗液。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好发于足部,也可发生在其他部位。本病是一种极恶性癌。组织病理:癌细胞形态与痣细胞相似,但显著变异。有黑色素的梭形细胞,组成带状或巢穴形细胞团。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皮肤病(如着色性干皮病,瘢痕疙瘩、顽固性溃疡等)和物理化学性刺激(日光、紫外线、X射线,煤焦油等)有关。

    本病诊断主要依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可作病灶刮片及钳取活体组织作病理检查确诊。

    现代医学对本病主要采用手术切除,放射以及激光和冷冻外科,化学药物动脉灌注、局部注射及局部敷贴等方法。

    本病在中医临床中多属于“翻花”、石疔”、“黑疔”等范畴。祖国医学认为,皮肤癌是风毒燥热之邪久羁留恋,内耗阴血,夺精灼液,致肝血枯燥,肌肤失荣,肺气失调,皮毛不润,易招外邪,皮生恶疮。

    [临床疗效]采用纯中药治疗本病22例,4例7~15天治愈,6例16~30例天治愈,3例31~40天治愈,7例41~60天治愈,2例61~90天治愈,随访观察17例3年以上,均未复发。

更多中药材
  • 中医认为肝气郁结会给人的身体带来很大的危害,因此对于那些有肝气郁结的朋友来说,如果有肝气郁结的问题的话一定要想办法及时的解决,肝气郁结的问题会给身体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的,会引起情绪失调,失眠健忘,食欲不振的问题,因此对于有肝气郁结的问题的......
  • 就记得电视剧里,如果谁想要恶搞,就给来点巴豆,看着那人焦虑的神情和一趟趟上厕所的窘迫,开心不已;我是这么认识巴豆的,不知你是不是和我一样?其实,中医药上以果实入药,性热,味辛,功能破积、逐水、涌吐痰涎,有助于治寒结便秘、腹水肿胀、寒邪食积所......
  • 在一些电视剧中,我们很容易就能够见到巴豆的影子,侠客们为了能够实现什么妙计,都会有巴豆使人腹泻,那你知道巴豆是什么吗,为大戟科巴豆属植物巴豆树的干燥成熟果实,其根及叶亦供药用,巴豆树为常绿乔木,高6~10米,中医药上以果实入药,性热,味辛,......
  • 千金子草,想必很多人跟我一样,刚看到这个词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更别提它的功效与作用,千金子为大戟科植物续随子的种子,又名千两金、菩萨豆(《日华子》),续随子(《开宝本草》),拒冬实(《本草图经》),联步(《斗门方》),拒冬子(《本草汇言......
  • 古时候女孩子都是叫千金,我自己认为是为了表示女孩子很宝贵,所以用千金来形容;不过今天要说的不是千金这个词,而是和千金类似的名字千金子这味中药;千金子,为大戟科植物续随子Euphorbia lathyris L.的干燥成熟种子;分布于吉林、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