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孩子腹泻脱水米汤来救命

    孩子腹泻后,最致命的危险就是脱水,一旦出现脱水,会引起水、电解质紊乱,严重时会导致休克,处理不及时甚至会危及生命。但怎么给孩子补水呢?在记者采访中,没想到医生开出的补水处方竟然是——米汤!

    北京儿童医院门诊部魏新苗大夫介绍说,防治脱水的最好办法就是补液,主要是静脉补液和口服补液,实施静脉补液需要在医院进行。防脱水最好的“方子”是米汤加盐,因为这个组合含有比较丰富的电解质成分,而且也容易吸收。500毫升米汤加1.75克盐,如此精细的量该怎么计算?魏大夫介绍了简单易行的办法,500毫升的量相当于一瓶啤酒,1.75克盐的量基本就是啤酒瓶盖的一半。另外,在500毫升白开水中加入一平勺的糖、半啤酒瓶盖的盐,这种液体也比较适合腹泻的孩子服用。

    北京儿童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沈惠青强调,医院推荐的口服补液,在纠正脱水上更方便,更直接。将一袋口服补液的盐冲水至750~1000毫升。口服补盐呈粉状,按说明配成液体,分次给孩子喂服,口服补液盐水应该耐心、少量多次地喂,每2~3分钟喂一次,每次用匙喂10~20毫升;这样积少成多,约4~6小时就能纠正脱水。

    很多家长都会以为,孩子拉肚子就是吃坏的,只要不吃了,慢慢把吃进去的东西拉完,就没事了。其实这种“饥饿疗法”是完全错误的。不能让腹泻孩子饿肚子,要让孩子继续饮食,防止营养不良,尤其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更需要注意。

    补液后孩子还会出现稀水便,而且有时腹泻还会加重,这是正常的,并不意味补液无效。解放军302医院杂病科副主任姜天俊说,口服补液盐后,“拉稀”反而加重,是疾病发展的过程,其实不一定是口服补液盐引起的,但也有孩子确实对口服补液不耐受,出现腹泻程度加重,就应该带孩子去医院看儿科医生,用静脉输液的方法补液。北京儿童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沈惠青也认为,这是由疾病本身的进程造成的。秋冬季腹泻要经历一个由轻到重的过程,比如家长带孩子去看病后,开始使用口服补液,而此时如果病情未发展到高峰,那么就会出现孩子拉得更稀的现象,拉得更稀与口服补液没有直接的关系。

更多中药材
  • 一提到中草药,很多人都说自己是“药盲”,往两个看起来十分相似的字或词或者外形可能其意思就相差很多,比如生活中常见的千金子与水稻的区别就让我们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千金子为大戟科植物续随子的种子;又名千两金,有逐水退肿,破血消癥,解毒杀虫的功效;......
  • 我们中药很多都是草木的根茎等,也有很多是化学合成的物质,但还有一种,就是植物的种子,比如说火麻仁,火麻仁,中药名,桑科植物大麻的干燥成熟种子,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地,本品呈卵圆形,表面灰绿色或灰黄色,有微细的白色或棕色网纹,两边有......
  • 火麻仁这个可能大多数人都不是特别清楚它,那么应该熟悉它的兄弟叫做人人喊打,容易上瘾的大麻,是不是说的有点可怕,它其实为桑科植物大麻的干燥成熟种子,别名又叫大麻仁、火麻、线麻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后为火麻仁,火麻仁味甘,性平,......
  • 不同的东西有不同的作用,就像某样东西上的不同部位,它们的作用可能不同,像乌柏根的皮,乌柏苦、微温、有小毒,有杀虫、解毒、利尿、通便的功用,而乌柏根的皮用于水肿胀满,有泻下逐水的功效,对水肿胀满,二便不通,用之有消除腹水功效,所以也有用乌柏根......
  • 家里老人几乎都有风湿病,每年都会帮他们买不少可以减少风湿疼痛的药,吃的药丸,贴的膏药几乎囊括了所有的药,每次去中药店选配药材时,中医们往往会加入一种叫红大戟或者京大戟的药草,这2种药材的主治功能相近,只是其配药量上面会有一定的差异,京大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