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带下病

    女子随着发育成熟,阴道内常有少量的白色透明无臭的分泌物,称白带。在月经干净后白带量少,色白,呈糊状;在月经中期即将排卵时白带量多,透明,微粘似蛋清;排卵2-3天后白带量少,混浊,粘笛;行经前后白带增多,发生以上这些现象的同时,无不适症状,白带无臭味,是正常情况。如果白带量多,气味异常,颜色有改变或带血,或伴有外阴瘙痒,则为白带异常。白带异常是多种疾病中出现的一种异常表现,多见于某些妇科疾病,如慢性宫颈炎、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或阴道、子宫的恶性肿瘤等。中医将本病大致分成脾虚湿聚成带和肾虚下元不固成带二类,前者表现症状:体倦体胖,面色苍白、痰多,苔白腻;后者表现症状:脚软腰酸、肢冷畏寒、带下清稀量多。

    1.脾虚湿困【诊断要点】带下量多,色白或淡黄,质粘稠,无臭味,绵绵不绝;伴面色萎黄,纳少便溏,精神疲倦,四肢倦怠;舌淡苔白腻,脉缓弱。

    2.肾阳亏虚【诊断要点】带下清冷,量多,色白,质稀薄,终日淋漓不断;小腹冷,大便溏薄,小便清长,夜间尤甚;舌淡苔白,脉沉迟,尺脉尤甚。

    3.阴虚挟湿【诊断要点】带下量不甚多,色黄或赤白相兼,质粘稠或有臭气;阴部干涩不适,或灼热感,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失眠多梦;舌红,苔少或黄腻,脉细数。

    4.湿热下注【诊断要点】带下量多,色黄绿如脓,或挟有血液,或混浊如米泔,臭秽;阴中瘙痒,口苦咽干,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临床疗效]采用纯中药治疗本病589例,痊愈576例,显效10例,好转3例。

更多中药材
  • 肾脏之识众所周知,中医学的脏腑并非一个单纯的解剖学概念,而是一个器官和功能的集合群,相关概念也因而呈现虚实相兼、过于抽象,且只有放在传统文化的语境下才能准确理解。在脏腑学说中,肾具有四个功能:一是藏精,主生殖、生长、发育;二是主水;三是主纳......
  • 每次整理胡希恕先生的遗作及学习《伤寒论》原文,总有不同的收获。而今整理其注解《伤寒论》的原文时,引起笔者深思的是论中的“一方二法”。此四字是方后注解,既往对此一读而过,未引为重视。但近几年常思考六经类证、方证的六经归类,对不少方证难以认定六......
  • 急性心力衰竭是指急性心脏病变引起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和(或)心脏负荷明显增加,导致心排血量显著、急剧地降低,组织灌注不足和急性瘀血的综合征。临床上以急性左心衰竭较常见,急性右心衰竭较少见,常见病因有风心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肺心......
  • 钟志明 江西省宜春市中医院张某,男性,65岁。2011年5月12日由家人护送来诊。患者素有泌尿系结石史,先后在湖南某医院历经3次碎石,但结石未能排出,双肾仍然积水。刻诊:患者脸色青灰,口唇青紫,神疲乏力,少言寡语,表情淡漠,时有恶心呕吐。大......
  • 张男。脉象浮紧,重按细滞,舌苔糙白,口干饮多,脘闷不舒,二便均少,寒热头痛,遍体酸疼,是太阳之经,为风寒所束缚,阳明之腑,有湿浊之蕴蓄也,当用表里两解之。川羌活一钱,防风一钱,紫苏一钱,陈枳壳一钱,广皮一钱,赤茯苓四钱,焙黄菊钱半,丝瓜络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