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月经失调性不孕症

    月经失调性不孕症,是指妇女长期月经错乱,夫妇同居3年以上不受孕者,为妇科临床常见病之一。《妇科切要》云:“妇人无子皆由经水不调”。内伤七情、外感六淫或气血偏盛、阴阳相乘致经水不调,经行失调,则孕育无机。古人云:“求子之道,必先调经”。调经之要,“贵在补脾胃以资血之源,养肾气以安血室。”若冲任调和经行准期,则孕育有机。它包括现代医学之附件炎、输卵管狭窄、输卵管包块、子宫发育不 全、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瘤、痛经、闭经等原发和继发性不孕病变。

    经期或前或后,或数月一至,或一月数至,甚则闭经。经量或多或少,经色或淡或紫,或经行腹痛,或经期前后腹痛。或伴有附件炎、输卵管包块、子宫发育不全、子宫内膜炎等。

    古人论无子,谓男则主于精,女则主于血。其治则,男以补肾为要,女以调经为先。盖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化血,为生殖之源。《素问·上古天真论》云:男子,“二八,肾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是言男女之孕育,在乎肾气之衰也。肾气盛者,天癸按时而至,精血充盛,自能有子;女子之不孕,虽亦属肾,但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又与冲任二脉有关。且妇人重在经血,血能搏精,则胎孕可成。故有不孕之因,既有肾气虚衰,又有冲任损伤,然其表现,则均见经血不调。正如王肯堂所云:“妇人无子者,其经必或前或后或多或少,或经行作痛,或紫或黑,或淡或凝而不调。不调则气血乖争,不能成孕矣。”故古人云:“求子之法,必先调经。”然调经之法,亦当审慎。“妇人所重在血,血能构精,胎孕乃成。欲察其病,惟于经候见之;欲治其病,惟于阴分调之。盖经即血也,血即阴也,阴以应月,故月月如期,此其常也。及其为病,则有或先或后者;有一年两至者;有先痛而后行者;有先行而后痛者;有淡色、黑色、紫色者;有痰血而为条片者;有精血不充而化作白带、白浊者;有子宫虚冷而阳气不能化生者;有血中伏热而阴气不能凝成者;有血症、气痞、子脏不收、月水不通者。凡此皆真 阴之病也。真阴既病,则阴血不足者不能育胎,阴气不足者不能摄胎。凡此摄育之权,总在命门。”故月经准期,则生育之机即多。调经之法,无非为辨证求因,审因论治,虚则补之,郁则疏之,寒则温之,热则清之,月经正常而致有孕。

    [临床疗效]采用纯中药治疗本病58例,全部怀孕。

更多中药材
  • 潘树和 河北省承德市中医院《伤寒论》曰:“满而不痛者,此为痞。”痞即闭塞不通,心下(胃脘部)有堵塞不适之感。《景岳全书·痞满》:“痞者,痞塞不开之谓;满者,胀满不行之谓,盖满则近胀,而痞则不必胀也。所以痞满一证,大有疑辨,则在虚实二字。”“......
  •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膏方要长期服用,膏方的包装储存直接影响膏方的疗效。如果膏方贮存不当,服膏时就会存在安全隐患问题。为了使膏方在服用期间保质而充分发挥药力以达到调补的目的,膏方的存放方法至关重要。在膏方制作后,首先让其充分冷却,才可加......
  • 刘刚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1年10月21日《中国中医药报》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一文,笔者认为,从养生学角度,强调扶正气的重要性是可以的,但是从《内经》原意来看,“正气存内”仅是“邪不可干”的基础之一。我们应当以《内经》天人合一的思想为......
  • 孙亚威 江苏省新沂市中医院满某,女,22岁,送货员。9月12日初诊。主诉:左侧面部肌肉板滞麻木不适,说话时自觉下唇变厚5天。患者曾于7岁时得过面瘫治愈。5天前送货下乡,夜归着凉,晨起刷牙漱口发觉口角漏水,遂来我科要求针灸治疗。查:左额纹消失......
  • 新生儿硬化病系新生儿指以皮肤皮下脂肪组织硬化、水肿为特点,同时伴有体温不升,反应低下,拒乳,以及全身各系统功能低下或受到损害的临床综合征,是新生儿期特有的一种严重疾病。病因主要与寒冷、感染、窒息,早产等多种病理因素有关。本病多发生于寒冷的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