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血瘀中药选方

    瘀血内阻在人体的不同部位,导致了其临床症状的同中有异,故其选方用药就有所不同。古代医家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将瘀血内阻分为瘀阻头面、胸中瘀血、瘀阻膈下、瘀阻少腹、气血痹阻经络等,分别制定了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身痛逐瘀汤等。

    通窍活血汤:由赤芍、桃仁、红花、川芎、麝香等药物组成,具有活血通窍之功,善治头面部瘀血阻滞所引起的脱发,酒糟鼻,久聋,紫斑症,及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等。

    血府逐瘀汤:由桃仁、红花、川芎、生地、当归、赤芍、牛膝、桔梗、枳壳、柴胡、甘草组成,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的功效,偏于治疗胸中瘀血证,适用于胸胁瘀阻所致的胸痛、胁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势如针刺而有定处,或有呃逆日久不止,或内热烦闷,心悸失眠,急躁易怒,入暮渐热,舌质黯红,或舌边有瘀斑,舌面有瘀点,脉弦紧等。

    膈下通瘀汤:由桃仁、红花、川芎、当归、赤芍、元胡、香附、枳壳、丹皮、乌药、五灵脂、甘草组成。具有活血祛痰,行气止痛的功效。善治膈下瘀血病证,用于治疗膈下瘀血所致的腹中瘀血积块,或小儿痞块,痛处不移,卧则腹坠等。

    少腹还逐汤:由川芎、当归、赤芍、元胡、蒲黄、五灵脂、小茴香、肉桂、没药、干姜组成。具有活血祛瘀,温经止痛的功效。偏于治少腹瘀血病证,适用于治少腹瘀血兼寒所致的少腹积块疼痛,或疼痛而无积块,得温则痛减,或少腹胀满,或经期腰酸腰痛,月经不调,血色或紫或黑,或有瘀块,或崩漏兼少腹疼痛等。

    身痛逐瘀汤:由秦艽、川芎、桃仁、红花、甘草、羌活、没药、当归、五灵脂、香附、牛膝、地龙组成。具有活血行气,祛瘀能络,能痹止痛的功效。偏于治疗瘀血阻滞经络瘀血证,用于治疗瘀血所致的肩痛、臂痛、腰痛、腿痛,或周身疼痛,经久不愈者。

更多中药材
  • 现在的人们是越来越注重养生这一方面了,尤其是中老年人,为了自己的身体会出一些补品或者是对身体有好处的东西,但是大多数的保健品本身含有的成分是有很多种的,比如有的保健品就含有虫草花这个成分,虫草花并不是适合所有的人的,那么不能吃虫草花的人有哪......
  • 生完孩子之后,我们就从准妈妈变成了真正的妈妈,但是这时候需要注意的事情也就多了起来,比如饮食方面,生完孩子之后产妇需要注意自己的饮食,尤其是需要哺乳的产妇们,很有可能会因为饮食的问题而影响到宝宝的健康,可能会导致宝宝出现拉肚子的情况,那么产......
  • 胡颓子叶的叶片跟万年青尤为相似,不知道大家平时有没有注意到过这种植物呢,也许你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但你肯定见过,胡颓子叶,为胡颓子科植物胡颓子的叶片,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叶呈椭圆形或长圆形,先端钝尖,基部圆形,全缘或微波状缘,革质,上表......
  • 任何事物都有其另一个解释名词,就像人一样,有大名也有小名,胡颓子叶也不例外,它也有着另一个名字,胡颓子叶是什么呢?胡颓子为大型常绿灌木,株高可达4m,通常具刺,胡颓子的花着生在叶腋间,每腋生—3朵,花期9—11月,来年5月份果实成熟,果熟后......
  • 女人在哺乳期间,用药,选药时会很小心,那么,哺乳期能用华山参滴丸吗?小编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当哺乳期妇女用药的时候,往往只着重考虑药物是否影响乳汁分泌,很少考虑药物对婴儿的影响,或者根本不知道哪些药物对婴儿有影响。事实上很多药物可随母亲乳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