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原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原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是一种与自身免疫有关疾病。临床上分急性和慢性两型,前者多见于儿童,后者多见于成年女性。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和粘膜的自发性紫癜或出血。急性型在发病前1-3周内常有上呼吸道或病毒(如麻疹、风疹、水痘等)感染史,起病急骤,多有畏寒、发热、突然发生广泛的皮肤粘膜出血,表现为大量瘀点、瘀斑、甚至血肿;紫癜通常先出现于四肢:粘膜出血多见于鼻、齿龈、口腔及舌面;颅内出血虽不多见,一旦出现常危及生命。80%患者于6个月内自行恢复,少数患者转为慢性。慢性型发病缓慢,出血症状较轻,主要为反复发作的皮肤瘀点、鼻衄或月经过多。症状持续时间可达数月至数年,少数患者可以自行缓解。反复发作者常有脾脏轻度肿大。出血严重者常引起贫血。

    本病的病因至今尚未明了。近年来研究发现与免疫因素、脾脏的作用、毛细血管因素及血小板功能异常有关。

    本病诊断的主要依据是皮肤,粘膜瘀点和瘀斑;血小板计数常低于5万/立方毫米,且有形态异常;出血时间延长,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血块回缩不良,凝血时间正常,骨髓象中巨核细胞有质和量的变化。此外,特殊检查有血小板功能、血小板寿命和血小板抗体测定。

    现代医学对本病除采用一般疗法外,肾上腺皮质激素是治疗本病的主药,出血严重者可输新鲜全血或血小板悬液。必要时作脾切除及使用免疫抑制剂。

    本病属中医的“血证”、“虚劳”等范畴。是由外感邪气,或内伤饮食,热毒内伏,气血受损而发生。在急性期多由热毒内伏营血,或胃热炽盛,化火动血,灼伤络脉,迫血妄行,溢出常道,而发为紫癜及多种出血之症。若病延日久,脏腑气血亏虚而成慢性。在临床上以脾肾两虚者较为多见。脾虚不能统血,以致血不循经,溢于脉外,渗出皮肤之间。肾阳不足,虚火内动,扰乱营血,血随火动,离经妄行,而致出血。出血后离经之血易于瘀阻,血行障碍,血不归经,使出血加重或反复。治疗上应着重于脾肾。治宜清热解毒,凉血化瘀,凋理肝肾,补益气血等。

    [临床疗效]治疗150例,(其中49例急性,101例慢性),治愈(症状消失,紫癜全部消退,血小板升至10万/立方毫米以上)145例,显效(症状消失,紫癜基本消退,血小板升至8万/立方毫米以上)5例。

更多中药材
  • 天竺黄,呈乳白色,块状物体,在使用的时候要将它的外皮拔除,然后再将它放入锅内慢慢熬煮,大约过一个时辰就可以服用,中药名,治小儿疳积,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或华思劳竹等秆内的分泌液干燥后的块状物,植物秆内的分泌液干燥后于秋、冬二季采收,天竺葵主要......
  • 这药名字听起来非常长,但是在日常生活当中算是非常常见的一种中药,古宝牛黄琥珀猴枣散,是由活血祛痰由活血化瘀与消除呼吸道痰浊壅塞两大部分组成,猴枣散含马兜铃科植物细辛,有马兜铃酸,会对肾脏造成损伤,应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咳嗽是一种防御反......
  • 现在我们的家长大多数都存在一种叫做高血压的疾病,出现了这种疾病的话,和我们日常的饮食有很大的关系,如果高血压不及时的控制,还有可能会导致脑血管疾病的出现,所以大家千万不能掉以轻心,桑白皮这种药材就有控制血压的效果,那么到底桑白皮功能都有哪些......
  • 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出现同名同姓的情况是非常多见的,但是对于植物来说,基本就没有重名的情况,但是有的植物名称还是比较相似的,尤其是中药材里面,我们要学会分辨二者的功效,以免出现拿错药物之类的情况,洋金花就是曼陀罗,那么到底洋金花闹羊花的功效区别......
  • 痛风这种疾病是现在的高发疾病,尤其是青年男性朋友们,痛风是因为我们摄入的含有嘌呤的食物过多,从而导致了体内的尿酸值高,而引发了痛风疾病,痛风会让患者痛不欲生,而且目前没有特殊的治疗痛风的办法,只能在发作的时候服用止疼药物,那么洋金花能治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