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秋季滋补中药

    秋季滋补中药

    从气候特点而言,秋季之风性属燥,从人体脏腑而言,秋季肺旺肝弱,脾胃易受其影响,秋季为收藏季节,人体也宜收敛。故秋季药物保健法应以清润为主,辅以补养气血。

    1清润秋燥药

    秋燥有温燥、凉燥之别,在用药上应予以区分。今将常用的润燥药介绍于下:

    沙参:性味甘、微寒,功能润肺止咳,养胃生津。

    天冬:性味甘、大寒,功能养阴清热,润燥生津。

    麦冬:性味甘、微寒,功能养阴清热,润肺止咳。

    百合:性味甘,微寒,功能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2养阴滋补药

    在秋季,应养阴滋补肝肾,因为秋为肺所主,肺盛而肝弱,滋补肝肾,调理 脏腑之间的平衡。

    女贞子:性味甘、苦、凉,功能滋肾益肝,乌须明目。

    胡麻仁:性味甘、平,功能滋养肝肾,润燥滑肠。

    干地黄:性味甘、苦,功能清热,凉血,生津,滋阴。

    玄参:性味甘、苦、寒,功能养阴生津,泻火解毒。

    黄精:性味甘、平,功能补脾润肺。

    玉竹:性味甘、微寒,功能养阴润燥,生津止渴,适用于肺胃燥热伤阴之证。

    3益肺润燥剂

    枇杷膏:由枇杷叶制成。功能清肺润燥,止咳化痰,适用于肺热燥咳。

    雪梨膏:由大雪梨制成。功能养阴润肺,清燥止咳,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

    二冬膏:由天冬、麦冬制成。二冬均为甘寒清润之品,都具有养阴润肺之功,

    但天冬功在肺肾,麦冬功在肺胃,二药合用,互相协同,相互补充,功能养阴润肺,祛痰止咳,适用于咳痰少,痰中带血,鼻干咽痛等肺阴虚等症状。

更多中药材
  • 这个病案,是一位周女士40岁年龄,但是在办公室工作,其实也是日晒不着,雨淋不着,本身皮肤保养挺好的,人气质啊,面貌各方面都很好,但是忽然这几年就脸上开始长这黄褐斑了,大片大片的这种斑,就非常苦恼,这个斑怎么来的,本来挺漂亮一个女士,就一下检......
  • 湿疹呢,比较痛苦,出水啊,又痒啊,大面积长了之后,整个脸上头上都是,看起来也不好看,最大的问题在哪儿?反复发作,尤其是在夏天啊,为什么呢?因为夏天湿重,什么叫湿疹?湿邪浸淫皮肤,今天呢,我就给大家讲一个关于湿疹方面的病例。这个患者呢,杨先生......
  • 经络中医来讲是整个身体气运行的一个通道,而且它对人体作用的确非常大,因为我们中医讲说人这个脏腑之间互为表里,比如说肺和大肠相为表里,心与小肠为表里,脾与胃为表里,这表里怎么实现呢?它怎么连接的?实际上就是通过经络进行连接,就研究咱们这个中医......
  • 柴胡、味辛、苦,性微寒。归肝、胆、肺经。和解表里,疏肝解郁,升阳举陷,退热截虐。采收加工除去杂质和残茎,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药材性状:跟较细,圆锥形,表面红棕色或黑棕色,靠近跟头处多具细密环纹,质稍软,易折断,断面裂平坦,不显纤维性,......
  • 党参能益气养血、健脾、补肺生津,跟人参有类似的功效,但是药性平和,它补气而不上火,补水而不生湿,养血而不滋腻,所以还有个小人参的称号。正因为它的药性平和,所以跟各种不同药物的搭配都能起到不同的作用。党参配黄芪,适合虚咳气喘、易疲劳、抵抗力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