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激发活力赶跑春困

    “春困秋乏夏打盹”,春天的脚步还没完全地走近我们,不少人已经开始认识了春困的厉害。

    明明昨天睡得还行,可是到了中午吃完午饭,睡意还是像海浪一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似的袭来,怎样才能战胜春困呢?

    春困是由于人体的“冬眠期”没过

    朝阳医院心理咨询门诊的李雯大夫介绍,春困主要是因为人和自然界的其它动物一样,也有“冬眠期”。在寒冷的冬季中,人体的各个器官为了保护自己,都处于一种休眠的状态,和其他季节相比不是那么的活跃。现在刚刚进入春季,我们的身体还没有恢复到真正春天时那种充满活力的状态,而到5月份以后,才是身体真正复苏的时节。所以在此之前,人们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疲乏的表现。

    另外,在人体中调节我们身体状态的松果体是一个对光线非常敏感的组织,只有随着日照时间的不断增长,它才能让人们进入夏天那种精力旺盛的状态。

    晚上按时入睡才能保证睡眠质量

    不少人的春困也是由于睡眠的时间不够造成的。按正常标准来说,成年人需要的睡眠大约为6到8个小时。少于6个小时,人就没什么精神。但是睡得太多如同吃得太饱一样有害健康,睡眠长达11个小时的人比睡8个小时的人在醒后的半个小时里注意力要差。而且不少人有这样的体验:午睡1个小时很解乏,可是如果睡过2到3个小时,人反而会浑身无力,萎靡不振。而且,睡眠多于8个小时的时候人更容易感到精神疲劳,睡得过多甚至会导致早衰、早死。

    最好的入睡时间是晚上10点半或11点以前,因为12点是睡眠的高峰,在这段时间里睡眠质量比较高,如果错过了,就可能出现入睡难、睡眠质量差等种种问题。而且白天的精力很差,不能振作。

    同时,睡觉时的姿势也很重要。根据专家们的研究,睡眠时最好采用右侧卧位,中医理论中也有“血卧归肝”的说法,肝在人体的右侧,所以这种睡姿有利于肝功能的改善。另外,心脏在左侧,右侧睡才不会压迫到心脏,给心脏造成负担。

    为了保证良好的睡眠,除了睡前不做剧烈运动、不吃东西,少喝水外,只穿尽量轻薄柔软的内衣和选择好枕头的高低都对睡眠有重要的影响。同时睡眠时要保持背部的伸展状态,选好有支撑脊柱功能的床褥和枕头。

    青少年小心“发作性嗜睡”

    春困虽然很普遍,但是有的人困的程度很特别,像一些青少年在白天的任何场合都有可能睡着,比如走路、吃饭、骑车、开会甚至跳舞时都会睡着,这种短暂的睡眠可能持续5到10分钟,之后人会比较清醒,但一天要发作几次的时候就要小心了。因为这种状况可能是患上了“发作性嗜睡”,不是单纯的春困那么简单。“发作性嗜睡”容易出现在青少年中,而且它的发作是不可抑制的,需要用心理治疗才能解决。

    为赶走春困支招

    1.午饭后有条件的小睡半个小时,睡醒后用清水擦把脸,效果最好。

    2.闭目养神。午后上班时容易出现困意无法消除的状况,这时可以端坐在椅子上,闭上眼睛做深呼吸,然后用双手按摩太阳穴或做做眼保健操,都能兴奋神经。

    3.喝饮料,像可乐类的饮料本身就有提神的作用,喝一点可以赶走“瞌睡虫”。

    4.药物刺激,在太阳穴上抹些清凉油、风油精之类的刺激性药物效果也不错。

    5.凉毛巾敷面,先用凉水洗脸,然后把凉毛巾敷在额上或脖颈后。

    6.伸展运动,有时有困意是因为身体过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而缺氧造成的,所以在可能的情况下站起来,伸展四肢,下蹲10次驱赶睡意。

更多中药材
  • 秦淑芳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奇经八脉学说自古迄今,一直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内经》以来,历代医家论著虽代有疏发,但多散在而不详,一些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往往把奇经理论归属为十二经或脏腑理论的从属部分而存在,把它在理、法、方......
  • 王金亮 山西平遥中医院四磨汤出自宋代严用和之《剂生方》,方精药专,由人参、槟榔、沉香、乌药四药组成,具有破滞降逆,补气扶正之功,主治正气不虚,肝气横逆,上犯肺胃所致之气逆喘息,胸膈不适,烦闷不食之证。观当今之世人,多精神压力大,或见情绪失调......
  • 潘树和 河北省承德市中医院《伤寒论》曰:“满而不痛者,此为痞。”痞即闭塞不通,心下(胃脘部)有堵塞不适之感。《景岳全书·痞满》:“痞者,痞塞不开之谓;满者,胀满不行之谓,盖满则近胀,而痞则不必胀也。所以痞满一证,大有疑辨,则在虚实二字。”“......
  •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膏方要长期服用,膏方的包装储存直接影响膏方的疗效。如果膏方贮存不当,服膏时就会存在安全隐患问题。为了使膏方在服用期间保质而充分发挥药力以达到调补的目的,膏方的存放方法至关重要。在膏方制作后,首先让其充分冷却,才可加......
  • 刘刚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1年10月21日《中国中医药报》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一文,笔者认为,从养生学角度,强调扶正气的重要性是可以的,但是从《内经》原意来看,“正气存内”仅是“邪不可干”的基础之一。我们应当以《内经》天人合一的思想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