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孔子

    孔子,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者,历代统治者尊为“圣人”。在战乱的年代,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岁月,能享寿73岁高龄,不能不说是得益于其科学的养生之道。

    一、饮食保健

    人以食为天,孔子十分注重饮食对健康与养生的作用。他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论语·乡党》)用现代的语言来说,饮食要精心制作,不能食用变味变臭变腐鱼肉,也不能食用色泽、气味不佳或烹饪不当的食物和不当时令的果瓜。而且提出了每餐都要宜量加点姜。孔子在文中十分具体阐述了“病从口入”的道理。同时,他还强调“食不语,寝不言”的卫生习惯,孔子十分明白“食不语”可以使注意力集中,既有助于食物消化,又可以预防进食过程中呛食等意外;“寝不言观可避免睡前过于兴奋,难以入眠。

    二、谨慎服药

    人食五谷,难免有这样那样不适与疾病,于是免不了要看医生,要吃药。孔子对药物使用抱着十分谨慎的态度,在《论语》中记载着这样一件事:“季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很明显由于孔子患病了,季康送药给他服用,孔子虽然非常感谢季康,但终因对所赠之药不熟悉、不了解,没有轻易随便服用,免除了不必要的意外发生。

    三、调节情志

    孔子十分注重精神生活的充实和完美,反对“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所以提出了“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乐、仁者寿”的说法,让山山水水来调节人的情志,使人的心胸开阔,情操高尚。孔子本人就是一个喜欢游山玩水的知者、仁者。玩水时,感慨地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论语·子罕》);登山时,胸臆直抒了“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下》),据说至今泰山顶上还留有孔子登临处的遗迹。同时,孔子还有很高的音乐造诣,喜欢弹奏乐器和唱歌,以怡愫悦性,据载“诗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孔子离开我们时代非常遥远了,但是他的养生之道们值得令人借鉴。尤其是他的长寿经验:“三戒”,即“少之时,血气未足,戒之有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有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有得。”当令世人铭记。

    (村夫)

更多中药材
  • 桑树根大家知道不,这是一种防脱发的有效药物之一,用来煲水洗头对于脱发症状有一定的疗效,那么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桑树根皮的作用呢?其实桑树根皮的功效与作用是非常强大的,比如说在治疗水肿和咳嗽方面以及治疗风湿痛的时候,疗效显著;不过桑树根皮属于寒......
  • 白果的外型和开心果非常的想象,所以经常会被人认错;作为一种食品,白果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它可以滋阴补阳,养颜抗老,中医有记载白果含有着微弱的毒性,因此一定少吃为妙,为了不浪费这么好的食物,下面就让小编带大家了解下白果一天可以吃多少个吧;首先,......
  • 桔梗我们都见过,很多人因为其不起眼并不重视,但是你知道吗,桔梗配上甘草再泡上热水就能做成很好喝的桔梗甘草茶;小小的一杯桔梗甘草茶清凉解渴,还能清热解毒,是夏日非常好的解暑饮料,那么,有人就会问,桔梗甘草茶真的有这么神奇吗,那么应该怎样自制这......
  • 现在有很多成年人都比较喜欢吃一些甜食,但是如果我们每天摄入的糖分过高的话,很有可能会导致糖尿病或者是血糖高的情况出现,出现了血糖高的情况之后,就需要进行调理了,中药材桔梗就有降血糖的效果,并且效果不错,大家可能不太了解,那么药材桔梗能泡水喝......
  • 川贝母是润肺止咳的名贵中药材,川贝母被使用的历史悠久,且疗效卓著,驰名中外。是药就有其偏药性,川贝母的副作用自然也是一大问题。作为具有清热润肺的草药,川贝母也时常被应用在日常美食中,关于川贝母的吃法,吃货们可是各自有“谱”,下面我们就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