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延年益寿须“四少”

    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养生有道,享有百年高寿。其养生秘诀,在于以下“四少”。

    1.少食。《内经》非常重视饮食有节,指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少食指节制饮食,为历代养生家所推崇。孙思邈说,若要延年益寿,“须腹中食少”。晋代张华在《博物志》中云:“所食逾少,心开逾益;所食逾多,心逾塞,年逾损焉。”可见过食过饱,即可损伤脾胃功能,又加重了心脏负担。尤其是过食肥甘厚味,导致肥胖、痰饮、眩晕等症发生。长期饱食往往使人未老先衰,夭折寿命。

    2.少言。宋代著名医学家李东垣在《省言箴》中说:“气乃神之祖,精乃气之子,气者精神之根蒂也,大矣哉!积气以成精,积精以全神,必清必静,御之以道,可以为天人矣,有道者能之,予何人哉?切宜省言而已。”孙思邈指出,若要延年益寿,“须口中言少”。说言语过多,可耗伤中气,而气与精、神关系密切,故少言以积气成精,积精以全神。从历代道、佛家养生来看,每以安心静坐,少语寡言,养精存精,以享天年,正是此意。

    3.少欲。《内经》十分倡导“恬淡虚无”、“清心寡欲“。“欲”,大凡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心理私欲;二是生理性欲。私欲乃健康之大敌,凡私欲熏心,难免患得患失,多愁善感,嫉妒猜疑,贪图无厌。故极易导致虚火内生,气滞血瘀,阴液暗耗,体形虚弱。古人指出:“养生莫若养性。”所谓“养性”乃指道德修养。所以,扬弃私欲,保持乐观,颐养性情,豁达大度是养生益寿之必备。性欲乃人之生理所需,但如纵欲无度,必大伤元气,甚至短命夭亡。孙思邈说:“恣其情欲,则命同朝露也。”因为人体“精少则病,精尽则死。“《素问》说:“醉以人房,乃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卸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因此,少欲和节欲,亦为养生重要内容。

    4.少逸。“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勤劳是健康的良方。孙思邈指出:“养性之道,常欲小劳。”清代医学家陆九芝更明确地指出:“世只知有劳病,而不知有逸病,然而逸之为病,正不少也。”过分的安逸则有害于人体,因为好逸恶劳,缺乏体育锻炼,会引起气血运行不畅,筋骨脆弱,脾胃消化功能减退或食欲不振。《内经》指

    出:“久卧伤气,久坐伤肉。”坚持劳动和体育锻炼,能提高身体新陈代谢,推迟各器官的衰老,达到延年益寿。

    摘自:《民族医药保》文/李子云

更多中药材
  • 空腹吃水果伤胃?很多家长不让孩子空腹吃水果,感觉空腹吃水果会伤胃。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水果容易消化,而且含有的果糖基本都偏中性,空腹吃也不会伤胃。但是要注意,空腹吃水果不要吃太多,也不要吃太凉的,这样可能会伤胃。......
  • 吃什么不等于长什么,吃肉不等于长肉,吃素不等于你就会变瘦。比如面条、米饭之类的都是素食,只吃这些是不会变瘦的,相反还容易变胖,而且营养也跟不上。因为素食里面的一大部分是碳水化合物,被我们吃进去之后转化成了糖,然后这么多的糖堆积在你的身体,你......
  • 如果患者体质比较强壮,身体素质较好,抵抗力较强,没有糖尿病或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此时不易发生感染。若针灸后几个小时后进行洗头,且洗淋浴,流水时间较短,尤其是男性患者,头发干得比较快,此时洗问题也不大。对于部分患者而言,若头发过长,且洗头时间......
  • 针灸痛不痛?每个人的个人感受不一样,在针刺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产生一定的疼痛,特别是在进针,也就是用针灸针刺破人体的表皮,把针灸针刺入人体的穴位的过程中是有痛感的,但是这种疼痛通常比较轻微,会控制在人体能够接受的程度之内。当进针之后,通常会进......
  • 拔罐时罐的材质多种多样,除了传统的陶制火罐,玻璃火罐外,流行的家用拔罐器使用也很方便。各种材质的罐负压力度有所不同,但是一般以每次拔罐10到15分钟为宜,因为每次拔罐的主要原理在于负压,而不在于时间。如果负压很大的情况下,拔罐时间过长或者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