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彭祖与食物养生

    彭祖姓钱名铿,系颛项帝三玄孙,轩辕黄帝的第八代传人。因“制羹献尧”而受封于大彭。并传说八百岁时而不知去向,故后人称“彭祖”。因首创“雉羹”治好尧帝厌食症而流传于世,被尊称为“厨行的祖师爷”。并以“善导引行气”开创我国气功练身之始,以“延年益寿”而闻名于世,以“导引、烹饪、养生”而被后人所敬仰。

    关于烹饪有关的文字记载,最早是彭祖的“雉羹”了。《中国烹饪史略》说他是中国第一位厨师,是厨师的祖师爷,这绝不是夸张,但他在食物养生方面的传统经验,恐后人知之甚少。

    关于食物养生的历史,与烹饪一样,恐怕要追溯到彭祖时代了。庄子<><刻意篇>又云:“吹嘘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命已矣。此导此之士,养形之入,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

    我们看一看“雉羹”。“雉羹”乃用野鸡煮烂,与稷米同熬而成的一种汤羹类,具有鲜香醇厚、易消化等特点。因源于上古,故又有“天下第一羹”之美称。<扈从赐游记>中云:清朝皇帝每年“秋猕大典”,都要在澹泊城殿特赐王公大臣“野鸡汤”一器,概因野鸡汤是古代圣君唐尧食用过的,王公大臣皆以能品尝到皇帝所赐的野鸡汤为荣。《本草纲目》云稷米有“益气.补不足、作饭食,安中利胃宜脾,凉血解毒”之功效。雉具有“补中、益气力、止泄痢、除蚁瘘”等功效。两者合二为一,对人体作用可窥见一斑。

    “天姻青崖谪仙侣,清风明月友坡公。童颜鹤发人常在,枫上凤凰角内茸。”这是徐州诗词协会主席辛洁老人为赞颂“糜角鸡”菜品而题的一首诗。“糜角鸡”属彭祖食疗菜之一,是采用糜鹿头上的角,与母鸡同炖而成。《本草纲目》云“糜茸功力牲鹿茸”,并言具有“冶风痹、止血、益气力、补虚劳、填精益髓、益血脉、暖腰膝、壮阳悦色、疗风气、偏冶丈夫”之功效。彭祖之疗生经验,被历代所承认,也被近代科学所证实,故其菜款也能流传至今。

    我们再看看另一食疗养生菜“云母羹”,古诗云:“水晶糜角云母粉,钱铿服食享遐龄。此乃食疗胜药物,煌煌寿城望可登。”云母是云母族矿物的总称,工业用途极广,但彭祖选用云母作为食养原料,可谓别具一格,说明彭祖对食物的食性有一定的经验。《本草纲目》日,云母有“冶身皮死肌、中风寒热、除邪气、安五脏,益子精、明目,久服轻身延年。下气坚肌.续绝补中,永五劳七伤。虚损少气、止痢,久服悦泽不老.耐寒暑”等功效,并说“久服云母”,能“颜色日少,长生神仙”。可见云母对延年益寿有一定的作用。

    除以上几种以外,还有“水晶饼”、“乌鸡炖薏”等食养菜品。这些食物对养生延年的疗效,同样也受到了后人的重视。彭祖的养生延年经验,后被历代名人重视,并沿袭其法。

    由于彭祖是古代公认的最老的寿星,因此,后人的长寿著作广为流传,有的便托名彭祖所著。以上可见,彭祖与中国的食疗是有一定关系的,也可以认为,彭祖开创了中国食养的先河。

    摘自:《当代健康报》文/李兰

更多中药材
  • 在临床上现在这个湿气重的病人啊,还是非常多见的,那么湿气呢,也有很多种情况,比如说湿气蕴结在肝胆的,那么有的呢,就是湿气蕴结在皮肤的啊,像湿疹等,还有一些呢,就是在经络里,比方说关节炎呐,风湿这一类的,那么在脾胃呢,会有哪些表现呢?我今天啊......
  • 那么现在这种息肉的病人特别多啊,比方说常见的胃息肉,肠息肉,还有胆囊息肉。其实息肉呢就是身体上多长出了一块肉,多出来这块肉啊,有一些是有癌变风险的,所以呢,对于一些腺瘤型的,尤其要引起大家的注意。那么今天跟大家说一下呢,尤其是哪一类人更容易......
  • 大家好,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这个日子,那么有患者来看诊的时候总是说他是到这个时候还是特别感觉这个脚凉啊,腿凉,特别怕冷,那么今天跟大家再讲一讲,建议大家点赞收藏转发给你身边有同样症状的人。从中医来说呢,中医说脾主肌肉,肝主筋,那么肾呢主通一......
  • 萎缩性胃炎其实没有那么严重,也不需要那么多担心。之前说过就是萎缩性胃炎,我们把你监测十年, 20年, 30年,你也没有癌变,也不会癌变,在这个过程当中,除了监测呢,身体出现异常症状的时候进行一些调理,那么再一个就是饮食生活方式要做一些共同的......
  • 在临床跟患者交流的时候吧,有时候有一些误区,比方说就感觉胃息肉就是癌前病变,一定要把它切掉。其实跟大家说一下,在临床上85%到90%的都属于胃底这个腺体息肉,那么这类胃息肉胃癌的几率是非常低的。那么所谓的胃息肉啊,一般来说是发生在胃壁里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