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老年人用药的特点

    老年人因各脏器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因而影响了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而老年人又多体弱多病,老人生病的种类很多,吃药的品种及数量也多,引起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中毒的可能性也增多。因此,在给老年人用药时,必须特别慎重。

    (1)选用最熟悉的药物品种:由于制药工业的飞速发展,新药大量投放市场,药物品种多、更新快,病人,特别是老年人,很难适应。对新药的应用,或表现为急于要求应用,或表现为不敢应用。同时,医生也不一定完全了解所有新药的药理作用,做到熟练掌握。老年人记忆减退,反应迟钝,服药如无家属或他人协助,容易错服、误服,或重复用药,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故老年人用药宜选用病人和医生最熟悉的药物品种,以利安全。

    (2)尽量减少药物的种类:两种药物或多种药物同时使用,其综合作用可能对病人产生疗效,也可能产生不良反应,影响治疗,甚至对病人产生生命危险。目前认为,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随用药种类的增加而增加。据报道,同时接受5种以下药物的病人,其药物反应发生率为18.6%,同时服用6种~25种药物时,其发生率为81.4%,故用前时应尽量减少药物种类,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3)使用最小的药物剂量:许多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随年龄增大而改变。进入老年期后,身体的主要器官,其解剖结构及机能状态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减退。主要表现为细胞数减少,细胞内水分减少、组织局部血流灌注量减少、总蛋白减少等“四少”现象。肝肾功能、免疫功能均较成年人减低1/3~1/2,致使血液内药物浓度较一般成年人为高,药物半衰期亦较一般人明显延长,故老年人用药的剂量较成年人为少,适宜使用最少的药物剂量,一般为成人用量的1/3~1/2。

更多中药材
  • 《医学新语》记载啊,中医治病八大原则,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可见啊汗法非常重要,很多疾病都需要发汗,我们常见的风寒感冒就是往往汗出了热就退。汗法还有消肿透疹,去风湿等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啊发汗呢,以汗出邪去为目的,过汗则伤津耗气,所......
  • 《三因极》讲,人得病有一个常见的病因是七情致病,喜、怒、忧、思、悲、恐、惊,喜则气缓,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怒则气逆,恐则气下。情绪对人的健康影响是很大的,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心情不好的时候啊,消化功能异常,要么呢喜欢暴饮暴食,要么呢不想吃饭......
  • 黄帝内经讲呢,“夏三月,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意思呢,就是说夏季啊,要保持我们心情愉快,切勿发怒,使精神之华英,适应夏气,否则呢,违逆了夏长之气,就会损伤我们心脏,到秋天呢,容易发生疾病。......
  • 教大家一个方法,用30到50克黄芪加适量的水,用黄芪煮出来的水再用来煮大米,黄芪是大补元气的中药,它能补气,所谓气呢,是一种能量,气不足的时候啊,就疲劳,耐力差,我们用这样的一个黄芪水煮粥煮饭,连着吃一周,一般气虚的人就会感觉有改善。......
  • 当我们身体得了风寒感冒的时候,千万别再喝冷水!《灵枢》记载,“形寒,寒饮则伤肺”,就是说呢,身体受了风寒,再喝凉水,两韩共同侵袭,就会损伤肺脏。......